可是,没想到,即使换了产房的第三天,当以前同一产房里有位无辜的叔叔前来探望他们,可大宝一见,也依然在辐射效应中如遇见猛虎般的恐惧,迅速躲到了凌峰的怀里。并带着恐惧与好奇的眼神,指着那位无辜的叔叔要求他立刻出去!
可是,无辜的叔叔走出产房的那刻,有位中年护士来给母亲换吊针之时,当带着温和慈爱的语气再逗问他的那刻,没想到,他却开心的像个天使一样。虽然不会说话,可是他却在指手画脚的兴奋与微笑中,调皮的要过去玩弄护士阿姨正在调整的吊针………
那一刻,孩子对他人声音不同的反应,让凌峰更加明白,高频声音对孩子存在的听觉敏锐,具有了很大的破坏性!
也许正因如此,让孩子长期在外婆御驾弱者的性格和高频斥责以及恐吓的语气中,而诱发了自闭症!
凌峰心想,如果事实真的如此,那么由此可见,孩子对以前那个产房里无辜叔叔的负面反应,可以很好说明,是在以那位阿姨为辐射中心,所表现出的恐惧行为。
虽然那位阿姨是善意的,但因为高频声音不仅刺激了他敏锐的听觉,同时也唤醒了他潜意识里对外婆的压抑与恐惧。因此在投射效应下,让他在负面的辐射效应中,表现出对那位无辜叔叔的恐惧与排斥,甚至那间病房里的一切事物……
因为在潜意识里,以前那个房间里的一切,都代表了那位让他恐惧的阿姨。反过来,那个让他恐惧的阿姨,也代表了那个房间里的一切。因为那位阿姨在他潜意识里,代表了让他压抑与恐惧的外婆……
而他在外婆的抚养下,外婆在潜意识里又代表他的世界。因此他对外在环境的反应,在本质的源头上,其实就是他对外婆的心理感受,所形成的各种心理意识。因为外婆的独立抚养,对于刚出生的孩子来说,其实就孩子整个世界的缩影……
如果此种负面因素长期存在于他的成长环境,那孩子必然会在如此负面辐射效应中,就像对恐惧一个阿姨,让他在辐射效应中恐惧那间病房里的一切。如此模式的演变,很容易让他以外婆为中心,辐射到对整个社会或一切外在环境的恐惧。因此最终的结果,必然会让身心处于发育中的孩子,因为逃避恐惧而影响身心正常发展,从而诱发自闭症!
因为,如果从孩子对那位阿姨与无辜叔叔的反应来看,此种负面辐射效应的辐射性,已经毫无疑问的存在并已经发生了作用。
而那位护士阿姨柔和的声音,却让孩子在良性辐射效应中,变得更加活泼而渴望积极参与。这种看似好奇调皮的参与行为,其实正是孩子社交意识与行为能力的正常发展与基础。
试想,如果孩子一直在如此良性环境中,如果那位护士就是孩子的外婆,就算孩子存在听觉敏锐的内因,那么他的社交意识也自然很容易处于健康发展的状态……
既然如此,那么今天的孩子,还会因为他存在的听觉敏锐而诱发自闭症吗?
反过来说,就算一个原本健康的孩子,如果陷入一个糟糕的环境中也自然会出现很多身心问题。更何况一个本身就存在内因的孩子呢?
这种现象就如一个健康的孩子在一群病人的包围中,那必然很容易生病的道理是一样。如果孩子本身体质就不好,那么他生病的概率与程度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反之,虽然孩子的体质不太好,但只要给他一个健康的环境,那么他自然容易在健康的成长中,恢复和超越先天不足。事实上很多体质不好的人,不依然健康长寿吗?
因为体质不好,并非疾病,所以由此可见,这样的孩子,环境问题才是他们诱发疾病与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
这两者最大的区别,一个是可以用肉眼仪器观察到的生理问题,而一个是难以通过直观了解的心理精神发育而影响到的生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