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向坐在洛逍遥身后的常青青,郭荣微笑着招手道:“青青,你过来……”
常青青略有惊讶,但也神色镇定的举步走向郭荣,在郭荣的示意下站在他的左侧身边。
“朕临阵遇张元徵疾袭,若非青青使出毒蛇,使他马失前蹄,朕恐是会为他所伤,青青不仅是救驾有功,且使我方军心大振,反败为胜,功不可没。”
郭荣目光转向常山,略一停留,转首望了常青青一眼,沉吟道:“朕想以战功赐青青为郡主,众卿以为如何?”
虽说张元徽若非马前失蹄也是伤郭荣不得,见到刚及豆蔻年华的常青青,能在混乱之中临危不乱使出毒蛇,郭荣自是对她处变不惊的镇定心智大为赞叹。
本欲收她为义女,但想常山与她是为兄妹,而常山又是自己的师叔,就算收常青青为御妹,也是有违礼仪,故而用军功赐封。
若说郭荣收常青青为御妹,义女,赐封公主也不为过,诸将多不知因常山的辈份关系,而致郭荣以战功封号,一时诧异,也就未敢作答。
郭荣自也不会解释其中原因,望向江秋白笑道:“师叔,若以战功封赐,是否可行?”
若非皇室宗亲,唯以对战功显赫的王侯将相之女可当此封号。江秋白心知郭荣封赐常青青为郡主,实是想恩泽太白书院,也是为日后招揽常山、孟小虎等书院学子入仕做铺垫。
但想以战功直接赐封郡主,虽说可行,却实无先例可循,江秋白一时也是难以回答,便望向常青青,“皇上隆恩,臣以为可行,但不知青青是否愿意……”
郭荣听他似是赞成,又将决定权推给常青青,不由一怔,心念急转,但想江秋白应是顾忌无例可循,恐引起朝官非议,便自一笑,俯耳对一脸惊讶的常青青说了几句耳语,但见常青青笑顔顿开,走到案前俯身跪拜:“谢皇上隆恩。”
江秋白、方常胜、洛逍遥付长老四人皆是抱丹修为,却是听到郭荣对她的耳语,不由相视一笑。原来郭荣言道:“你当了郡主,方先生安置流民事宜,你就可以岀力相助,朕再赐个府邸与你,以后你哥哥与小虎他们就有的落脚地方。”
若说府邸之类,常青青却是不在乎。她在父母被杀之后,几经生死,跟随甘少龙、方常胜见识到身边乞丐流民的苦难日子,而心知让流民乞丐过上安定日子是义父甘少龙、方常胜的心愿,但知自己若是当了郡主,确是可以帮助方常胜诸多事情,闻言自是高兴应允。
见到常青青答应,郭荣哈哈大笑,顿了一下,沉吟道:“嗯,取个什么封号为妥?高平、高平……嗯,就以高平郡主为号了,众卿以为如何?当以记此役大捷之艰……众兵将浴血杀敌之勇,右军溃逃之愤。”
高平只是一个县制,若说以地名赐号常青青只能是县主之称。但郭荣并未言及食邑封地,但以记念战事为名赐号,也无不可,众人互视一眼,皆是起身对常青青行礼,“见过郡主……”
朝堂礼仪自是大为讲究,所谓天地君亲师,此下看见江秋白、方常胜也是起身拱手,却是把镇定的常青青吓了一大跳,忙双手掩目,“不可、不可……”
众人见状皆是大笑,郭荣端起面前酒碗,站了起来,“今日有赖众将士奋勇,本应犒劳,然刘词犹在追击余寇,高平尚未收复,待明日到高平城中,再与众兵士同庆大捷,此下朕与众卿干了此酒,以敬阵亡英烈……”
众人闻言弯身端碗齐眉,稍一顿首,将酒饮尽,郭荣将碗放下,“明日犹有战事,待到高平再议。今日劳累,诸卿就回营帐休息……师叔、逍遥你二人暂且留在,朕有事相谈。”
众人闻言互视一眼,皆告退而去。郭荣望向洛逍遥,道:“此下无有外人,师弟莫以草民见称,朕本想以你战功封赐……唉,却是难称心中所愿。”
他心知洛逍遥与楚南风一样,淡泊名利,能够相助自己,只是得益于自己受教太白书院的缘故,故而未曾当张永德、李重进等臣子面前封赏洛逍遥。
洛逍遥与江秋白相视一眼,微笑不语。
“但想洛师弟并非冲着荣华富贵来相助于朕,倒是让朕知晓情义之可贵。”郭荣展颜一笑,略一沉吟又道:“朕有一事想让师弟相助,不知师弟可是愿意……”
“皇上请讲,逍遥当可尽力而为。”
“刚刚听到方先生所言……有些官员勾结寺庙,趁先帝恩赐与流民田地之时,私卖营田,朕深以为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