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既然家族后继无人,王游要么一心投向中枢,帮着皇帝收服台州,要么一心与本地土人结盟,并依仗西夷的势力自立,如今却迟迟无法决断,才导致西夷人心浮动。
天子那封信,便相当于将她的心思直接挑明——既然走哪条路都有舍不得的地方,干脆就多留几条后手,四方押注,这样一来,往日的权势虽然是一定保不住了,但不管最终胜利的是哪一边,王氏一族都能留点血脉下来。
王游淡淡道:“我待会写一封谢恩的奏折,崔舍人既然来了,自然是一事不烦二主,便劳你替我带去建平。”
崔新静微微拱手,表示应允。
就在此时,王游忽然道:“与崔舍人同来的那些禁军如今去了何处,既然你我相谈融洽,不妨将人叫来。”
崔新静稍稍欠身:“他们已先一步返程,怕是要辜负刺史的好意了。”
王游冷笑一声,也不逼迫:“既然如此,那也罢了。”
崔新静晓得对方不信,但她的的确确不曾说谎,将自己送到台州后,那些禁军就开始逐步撤离,如今除了护送在侧的四十人之外,还有六十人改了服饰,在暗中护卫,至于另外一百人,则已经启程往建平走。
她大约也能猜到,那是天子刻意在行疑兵之计。
凭王游对台州的控制力,就算禁军易服随行,也很难不被当地势力察觉,唯有真正抽身离开,才能脱离掌控,至于那刻意改变服饰在暗中护送的六十人,其作用只是故弄玄虚,迷惑王游的耳目而已。
王游年老多疑,既然把握不住禁军的真正动向,说不定会有些猜忌,觉得另外一百人是被黎氏,劳氏或者扶何氏藏匿了起来,从而怀疑另外三族也与建平有所勾结。
崔新静拱手:“陛下圣寿在即,广施恩泽,明日在下便会在刺史府当众宣读旨意,至于儿女婚姻诸事,还望刺史自为之。”
她正准备告退,却被王游喊住。
那位因为年老而不复往日威风的台州刺史看着崔新静,竟然笑得露出了牙齿:“崔舍人,你与令姐年纪相若,学识相类,又同为崔氏一族翘楚,但在旁人眼中,却一直被认为不如崔新白……你可知其中缘故?”
崔新静神色微动,道:“本来不明白,如今却有些明白了。”
王游哈哈大笑:“不错,今日来得要是崔新白,早在王某拔刀的时候,她便会开口怒斥,指责我不敬天子。”又道,“建平派阁下来台州,难道是天子身边已然无人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