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达就不用说,大家已经拿他自己人,还在酿酒坊后面有院子。
剩下的人当中,也有两个搬到酿酒坊客舍里,他们的村子离纪滦村比较远,不能当天来回。
其他八个人则是每天起早贪黑过来,不过他们也不觉得辛苦,反而高兴得很。
里面有几个人的娘子,也在跟着过来,因为她们要来刺绣坊,自家汉子去酿酒坊,正好同路。
每次来回路上,一群人都高高兴兴的。
现在的酿酒坊也趋向稳定,纪彬也不打算再做新酒。
一个作坊能有一种酒做得不错,作坊都能经营下去,何况他家做了三款不错的酒。
也不是纪彬没有进取心,若是酒这东西,多多少少都有点敏感。
而且他在尽力避开主粮米麦之类的酒类,为的就是不招惹是非。
毕竟都说酒是粮□□,这一点也没错,基本上三斤高粱酿出一斤酒,这是常事。
耗用太多主粮酿酒,在古代是行不通的,估计只有官方的酒窖才会这样做。
所以纪彬决定保持稳定,先把这三款酒做好之后,再说其他的。
基本上三款酒加起来,纪彬能得到的分成一千三百一十二两银子。
这还是已经扣掉成本,扣掉给里长家的分红,再扣掉伙计们的月钱,扣掉税费之后的分成。
其实酿酒坊发展到现在,里长已经不好意思拿一半的分红。
但纪彬却深知,里长作为纪滦村的管事,他起到的作用,原本想象中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