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红英这一问,好几个院子里老人全都看过来。
和乌桃差不多年纪的这一波孩子都长大了,十五六岁,十七八岁,初中毕业后没什么事,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算有工作,还得挑挑拣拣呢,所以大家都琢磨着,给孩子找个好的,只是这些总归要门路关系的。
院子里大部分孩子,上完了初中就不上了,早几年上山下乡支援边疆进兵团了,后来就是直接参加工作的,到了现在乌桃这一波,大家都有想法了,想找好的了。
乌桃见大家伙都瞧着自己,也就笑了:“哪那么容易,我同学确实有几个住地安门大楼的,但人家那是军队的关系,地方上的事他们也说了不算啊,要是哪位哥哥姐姐想进部队,我倒是可以帮着扫听扫听消息,但人家部队有部队的规矩,肯定不能可着心思,最后该怎么办还是怎么办。”
大家听了都有些失望,冯红英却瞧着乌桃道:“乌桃,你可是高中生,你这样的,找工作找女婿不得比别人强一百倍?现在有眉目了吗?”
她这一说,大家都看向乌桃,纷纷问起来:“是啊,咱们大院大多也就是初中生,你可是多喝两年墨水,怎么着也得找个好工作吧?以后一个月得多少工资啊?”
乌桃依然只是笑笑:“多喝两年墨水,也是两个肩膀一个脑袋,还不是干那些活,至于工作的事,暂时没什么眉目,要是有临时工的活,我就先干着就行了。”
临时工?
大家都纳闷了:“你去干临时工?”
于是其它人纷纷开口了:“你也老大不小了,得想想以后了,总不能就这么抻着啊!”
乌桃:“反正走着看呗,这个不着急。”
说着,她礼貌地和大家伙说了再见,往胡同口处走。
走出一段后,还能听到冯红英在那里和人叨叨呢。
大家伙对着她的背影摇头叹息,说她越大越不懂事了,还有人甚至说:“这是读书读多了,把脑子读坏了!”
对于这些,乌桃是不在意的。
八岁的她会忐忑会徘徊,但是现在的她已经拥有了足够的耐心,她知道将来的发展趋势,高考总归会放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