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重看向吕洋洋他们身后的挥手小学,门头上挂了一个长长的横幅,写着:热烈欢迎著名慈善家张重先生莅临我校考察工作。
看到这个横幅,张重就感觉不对劲了,随后吕洋洋他们带着他往学校门口走,站在门口的孩子们齐声喊道,“欢迎张老师。”
没有“欢迎欢迎热烈欢迎”,但这句“欢迎张老师”还是让张重皱起了眉毛。
他没想到这个挥手村竟然给他来这套。
来之前他看过学校和当地的资料,挥手村是个贫困村,当地经济很差。
村里面外出务工的人很多,所以当地的小学生很少。
挥手村没有重新盖之前,这个小学里面只有十五个学生。
六个年级,只有十五个学生,平均下来,一个年级只有两个半学生。
原本这样的学校已经没有捐助的意义了,因为没有学生,就算是盖了新学校也是浪费。
不过后来县教育局主动联系了青基会,说想要把挥手小学重新盖一下,然后把周围几个村的生源都整合一下,重新弄一个学校。
青基会就把他们县教育局的想法转达到了张重公司这边,最终有了这所新的挥手小学。
新小学盖好之后,其他学校的学生也都赶了过来,现在学生比之前多了很多。
但是多也是比之前多,事实上现在整个学校加起来也才一百零五个人,平均一个年级十几个人。
而且学生主要集中在高年级,低年级人数很少,这就意味着如果学校无法扩大生源,过不了几年人就会越来越少,最终可能变得跟之前一样。
当时看到这份资料的时候,张重还特意问过陈青,因为他觉得这样的学校没有必要资助,至少没有优先级。
后来陈青告诉张重,当时挥手小学提交计划方案的时候,预计几个学校整合在一起,学校人数能达到三百多。
张重没有怪陈青,如果真要追责,错在挥手小学当时提交的方案失实,以及青基会失察。
不过话说回来,真要是给挥手小学捐助校舍也没有大问题,至少人家的校舍都盖起来了,没有贪污腐败的出现。
最多只能说有点浪费。
看着门口站着的孩子们,张重对吕洋洋说道,“让孩子们散了吧,太阳这么大,别晒坏了。”
“张老师您是真的关心孩子们。”吕洋洋笑着拍了一记马屁,然后对殷家杨说道,“殷校长,让学生们散了吧。”
殷家杨点了点头,然后过去疏散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