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虽然威来拉杆箱已经不采用牛津布,鞋厂采用的布料也减少了不少,这对针织厂的营业额造成了一些影响。
但是方乐和刘小燕的背包厂却因为规模增大而弥补了不少损失。
“江总!您可是好久好久没有来过我们厂了!稀客呀!”
“忙!那像你们一天闲的恨不得屁股都找人抬着。”
“话说的好像我们就不忙一样,江总驾到有什么指示?”
“涤纶面料你们能生产不?”
“涤纶?这个不太好弄,比较麻烦,上浆、并轴、穿综、织造、退卷、缝头...这将近20道工序。”
“多少道工序不关我的事情,你就说能不能做出来吧?”
“也不是做不出来,但是原材料...”
“原料我帮你解决。”
涤纶的化学名称是聚酯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诞生于40年代。
华国从六十年代就可以生产,不过产量不高。
七十年代通过引进化学设备,让涤纶的产能翻了好几倍,到八十年代末期年产量已经达到近百万吨。
市场上虽然不缺,但也不是应有尽有。
“那就没问题了,你什么时候要,要多少吧?”
“什么时候要这个暂时还不好说,至于要多少...如果市场打开了,你以后就专门儿做他就行了,别的什么都不用干了。”
“真的?”关禀忠笑的眉毛都开了。
“当然真的,你以为我跑到你这里忽悠你玩啊?咱们东河哪个服装厂技术比较过关?”
“你怎么又问开服装厂了?”
“废话!你这边把料子做出来,我不做成服装怎么办?我又没打算开服装厂,不得找人加工啊!”
“原来是这样,你这又想倒腾服装了?”
“我压根就想做服装,但是形势逼人呀!不做不行!”
“那你去二服吧,论技术还是二服,他们厂子现在效益也不怎么好,我给你打个电话。”
关禀忠他们是一个系统的,起码还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