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孩儿回来了!”
“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
轻轻将身前躬身而拜的儿子李玑扶起身来,看着视野之中那一张比之数年之前更显成熟的脸庞,李昙的目光之中满是欣慰。
若问李昙此生他最得意的事情是什么?
若是在数十年前,李昙或许会说是自己选择离开赵国、西入秦国,并最终成为了秦国的御史大夫;
而在如今,李昙的答案变了,他此生最为得意的是培养出了这两个优秀的儿子。
对于大儿子李崇,李昙的评价处事沉稳,在政务之上必然能够有不俗的建树;对于小儿子李玑,李昙的评价则是锐意进取,于沙场之间必然能够用手中刀剑建立一番功业。
事实证明,李昙不仅个人的才能十分出众,而且对于两个儿子的未来看得是十分准确。
长子李崇在陇西太守任上政绩显著,从而被秦王嬴稷擢拔为咸阳令高位;次子李玑在义渠之战的战场之上绽放光芒,未来也必然会成为秦军之中一名不可或缺的将领。
曾经担任过赵国的柏人侯以及秦国的御史大夫,李昙已然对于权位没有了什么眷恋,现在他已然将自己的所有精力都投注到了自己儿子乃至孙辈之上。
只见李昙轻轻将自己的右手摸向了前方儿子的脸庞,感受着从右手之上传来的那一份有些斑驳的触感,他的脸上浮现了一抹欣慰、浮现了一抹怜惜。
“黑了,瘦了,这些年辛苦你了。”
“父亲,儿子不辛苦。”
李玑的左手轻轻握住了自己脸上那一只历尽沧桑的手,眼中却是闪过了几分愧疚。
“儿子不辛苦,身处军中无法在父亲身前侍奉,儿子心中只觉得万分……”
“不要这么说。”未等面前的李玑将话说完,李昙便轻声打断了他,“玑儿不必如此,既然已经选择了这一条路,就应该坚持走下去。”
“至于父亲、至于家中,自有你兄长照料,你不要有后顾之忧。”
“父亲……”
这一刻,李玑想要说些什么,但是话到嘴边看着父亲那一张面孔,他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时间就在现场三代人的交谈之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而去。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