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晴不是单纯的弧圈球,她简直就是行走的战术变化大师,打法变化大师。
她将直板的活打到了现在她能打出的水平的极致!
攻击手段多样,连环招层出不穷,一个不小心就要吃亏。
当两人的实力差距缩小之后,技术手段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大。
在比分差距越来越大的第三局,葛小若忽然察觉到一个令她心惊的事实——
无论是刚过去的半决赛,还是上届世锦赛的女单决赛现场,面对同样年轻的宋芳瑜时,她的心态都是——好好发挥,稳住自己的心态,只需要防住来自对手的冲击,压制住她们就行。
全程她都是掌握比赛节奏的那个人,对手需要绞尽脑汁,手段尽出,去突破她的封锁,找到战胜她的方法。
最后,都以对手的失败告终。
但是今天的比分却完全相反!
需要手段尽出,时刻揣摩对方的打法用意,防住对手的进攻,找到可以突破的对手漏洞的人,却变成了自己!
常晴的这个短球,是不是为了下一个进攻球做铺垫?
她打自己的侧身,是不是想引自己进攻,搓出长球,是不是想拉加转弧圈?
这个回球,会不会变直线,还是继续拉斜线?
心态上完全颠倒,导致葛小若在第三局以极快的速度失掉了大比分!
而她意识到这最危险的一点时,就是在第三局结束之后的间隔时间里。
如果不是这一局结束后,她看见令人心惊的比分差距,开始反思刚才打完的几局球,还意识不到!
很多人都是赛场上只想着怎么打好球,根本没有心思去当场复盘,一直到把整场比赛都输完之后赛后复盘,才会反应过来,但那个时候,“学费”已经交完了,代价非常昂贵!
葛小若能在第三局反应过来,也是她能走到今天的原因。
“不可思议,面对世界排行第一的葛小若,常晴打的非常流畅,全程都掌握着比赛的节奏,现在大比分二比一,大比分领先的人,居然是这个十六岁的年轻小孩,这个左手持拍,两面弧圈的小姑娘!”
二比一!
和男单决赛场截然相反的局面出现了,女单决赛现场,小将领先,距离冠军更近的人,是常晴!
“第四局开始,常晴如果还能保持上一局的状态,赢下这一局,那么我们将见证新的记录诞生!”
常晴当然知道自己距离冠军只有一步之遥。
葛小若也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