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臣遵旨。”
朱厚照也不再说什么,带着人离开了三千营。
“刘瑾,叫谷大用查查郭勋的动向,尽快禀报。”
“奴婢遵旨。”
刘瑾勒马,回头跟一个宦官低声说了几句,那宦官调转马头,离开队伍。
朱厚照带着人马,一路奔驰,直奔京卫武学。
不消一刻,就见到一处巨大院落。人马过去,就见到一处牌坊,额上“京卫武学”几个大字,乃是太祖皇帝所书。
大门敞开,一行人长驱直入,竟然无人阻拦。
进了院子停下,空荡荡的,竟然杳无一人。
“你们看看,堂堂的京卫武学,竟然不见一人。大门敞开,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进来,如入无人之境。”
朱厚照强忍着愤怒,尽量说的和缓一些。便是如此,众人也知道皇上生气,没有人敢回话。
“刘瑾,叫人进去找找,看有没有人。”
进来这么多人,竟然毫无反应。堂堂的中央武学,大明的最高军事学府,就特么这个德性。
大明在国子监、府学、州学、县学、都司儒学、卫所儒学之外,还有一套武学系统。
中央武学是北京京卫武学和南宁京卫武学。地方武学,是府、州、县武学
在都司,卫所儒学中,其实也应该有武学。由于卫所败坏,规模减少等原因,一般就不设专门的武学,只设有武生。
由于重文轻武,不少府州县的武学也渐渐废弛。只在府州县学中附设武生,有的甚至连武生都没有。
跟文举相似,大明也有兵部主持的武举,选拔武将人才。
同样由于重文轻武,武举地位很低,也不受重视。
有明一代,不管是武学,还是武举,都没有培养、选拔出什么比较有名的军事将领,更不用说什么军事统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