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对这些八卦事情不感兴趣,除去修行者和妖物存在,这就是个封建时代,这种负心汉的故事并不稀奇。
这时候顾运已经来到了梧桐树下,微微躬身而后开口。
“三位施主有礼了,小道叨扰,敢问这附近可有饭馆酒家?”
修行者可以辟谷不假,但顾运离那等境界还远得很,眼下还是须得先拜祭一下自己的五脏庙。
那穿着粗布衣裳的农妇笑着摇了摇头:“小先生莫怪,我们这村子有些偏僻,穷乡僻壤的没什么人会来…你沿着大路一直直走,再往前五六里地是新源镇,到镇上就有饭馆了。”
没有热情邀请顾运到自家吃饭,倒不是民风不够淳朴,而是大秦风俗如此。
大秦奉行等价交换,也就是靠个人本事吃饭,哪怕是人家好心留你吃饭,你也不好意思白吃。
农妇们自然不好意思要顾运的钱,更不好意思让顾运帮忙干活,所以只能不留顾运吃饭了。
这逻辑很奇怪,但代代相承传下来的规矩,人们早已经习惯了这个思维。
所以顾运并不觉得不妥,道了谢就准备继续赶路。
恰在此时,身后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
顾运本能反应转头看去,一旁山间下来一名少年。
这少年看上去约摸十六七岁,穿着粗布衣裳,模样…整个人莫名有着一种憨厚的既视感。
顾运理解,大概是因为他常年劳作,所以看上去很有农家少年的特色。
少年背着一捆比他自己还占地方的枯枝柴禾,看到槐树下的村妇便热情招呼。
“婶婶们吃着呢?”
老妪皱巴巴的脸似乎都舒展了些,笑着答应道:“三行刚忙完?你娘怕是等你等的急了…”
系着围裙的妇人也打趣道:“你呀!就是太能干了,干起活儿来没个歇的…我家那小子天天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来,还不乐意干活,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说话间,被叫做三行的少年已经快步来到了梧桐树下,顾运这才察觉这少年身子骨格外壮实。
符师从性质上来说就是读书人,身体里有灵力加持又如何?还不是一个个跟瘦鸡崽子似的?
顾运都算是符师中的异类了,打小修行之余经常锻炼身体,但在这面前,他这体格还是有些不够看。
三行笑呵呵朝着顾运点头:“这位小道长好,来村子里做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