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琅之虽不懂得舞枪弄棒之事,但却能歌善舞,且精通诗词,有过目不忘之本领。
陈焉偶尔在他面前翻阅兵书,他一眼便能倒背如流,令人啧啧称奇。
就这样,二人在宅子里饮酒赏月,吟诗作对,你抚琴来我吹箫,如沐春风,好不快活!
但这头镇国候见儿子成日在外头厮混,耳边难免听到一些风言风语。
误以为陈焉瞒着他金屋藏娇,私底下大为动怒。
镇国候当年跟随先帝南征北战,全仗着自己马背上打下的功劳,是以他觉得适逢乱世,朝廷萎靡之际,男子更应胸怀大志,投戎报国。
所谓“温柔乡英雄冢”,少年郎本不应贪恋美色,虚度光阴。
因此,便有心让陈焉到军营历练一番。
陈焉本就一身武艺无处施展,自然是遂了他的心愿,但他心中又褂记着琅之,怕自己走后,无人照料他。
琅之心细如发,怎会不知陈焉的心意。
他便对陈焉道:“我们轩辕国人正是因为不善骑射,与世无争,才落得几近灭国的下场。有道是,宁为百家长,胜作一书生。男儿当如是,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也。”
陈焉听闻他殷切鼓励,心下也是挣扎一番,后还是决定只身投戎军营。
陈焉远赴边疆前,交待了心腹照顾琅之,临行前一晚,二人又把酒依依话别,末了相依而卧。
陈焉内心非常不舍,根本没舍得睡,看了一晚琅之的睡顔。
待到鸡鸣破晓时,他不忍吵醒琅之,自己提着剑,悄悄地走了。
他一走,琅之便泪洒衣襟。
其实,他也一夜未眠。
此去何时见焉?
怕是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至此,琅之便日夜盼着陈焉早日归来。
偶尔在夜间,他情不自禁便唱道:
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