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甜饼

繁体版 简体版
一个小甜饼 > 走进不科学 > 第六百二十七章 瞧瞧我们发现了什么?(下)

第六百二十七章 瞧瞧我们发现了什么?(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于是丁肇中便给它取名为J粒子,J和丁这个字很接近,其意不言而喻。

这个粒子在被发现的同时,也验证了盖尔曼在1964年提出的夸克模型的正确性。

另外很巧合的是。

同样是这一天,斯坦福直线加速器里奇特小组也发现了新粒子,命名为ψ粒子。

更有意思的是这两种粒子其实是同一个东西,不过两组人马倒是都谦让地不愿争取名次与命名权,反而改用对方的命名称呼这个新粒子。

于是这个粒子至今仍被称为「J/ψ介子」,是唯一拥有两个字母的粒子,丁肇中与里克特也于1976年共同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另外既然提到了介子,这里再说个很好玩的笑话:

你百度搜索【介子是不是基本粒子】这个问题的话,会发现答案居然是【是】。

更好笑的是你点进答案,赫然可以看到一句话挂在最前边:

【介子由一个夸克和一个与之呼应的反夸克组成,它们通过强相互作用力连接在一起形成了这种复合粒子】——最后这个四个字不觉得刺眼吗.....

这年头某个浏览器真的是越来越离谱了,又流氓又反智,简直和视觉华夏有的一拼。

视线再回归现实。

当然了。

丁肇中发现的J粒子对撞能级是3.1GeV,远远超过了现在这台串列式静电加速器的量级。

因此现在朱洪元他们肯定没法找到具体的粒子,只能发现现象。

但是别忘了.....

朱洪元他们此时已经有了层子模型的雏形了。

虽然没有见到实际的J粒子,但他必然会将自己想象的微粒与层子模型....也就是夸克联系在一起。

换而言之。

这个现象可以成为层子模型的有力支撑!

这可比J粒子啥的重要的多了,毕竟J粒子只是一种次原子类型的介子而已,连基本粒子都算不上。

而层子模型影响的,可是整个基本微粒框架!

一张床和一块地基谁重要,傻子都分得出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