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作为一个皇室老人,还是希望承禅皇帝能用点正常办法,若是让世家兵马都入了皇宫,那对于应昭而言将会是极大的打击。
因为皇宫代表了正统性啊!
你连帝国中枢都守不住,谁还会信你能安天下?
应昭无所谓的姿态,让陶太监根本无法想象。
此时的应昭,更像一个只顾打仗的将军,一切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战果优先,这哪里像个皇帝?
“历史是胜利者写的。”应昭冷漠说道,“都城可以随意的安排,代表皇权正统的信物很多,法统也不会有问题,毕竟传国玉玺在朕手里。”
应昭的话,让陶太监微微颤抖了身躯:“奴婢明白了,奴婢这就去做。”
看着陶太监离开的背影,应昭后退了两步,毫无帝皇威严的坐在了麟德殿门槛上,随意的将衮服的摆子拉好,撑着下巴看着冒起了浓烟的皇城。
“长安虽美,可是历史的使命即将完成,再有两百年,气候就会变冷,到时候唐中期李治缺粮的局面就会彻底爆发。
再加上偏于西方,不利于关东和江南统治。
运河也未成……
正好这一次离开长安,好好在各地物色一番,实在不行就定都洛阳好了。”
应昭作为后世之人,对于历史的广度还是没啥问题的,但很多事情只记得大概。
比如五胡乱华因为汤国乱入提前终结,如今安稳发展了百年,很多熟悉而又陌生的人物还是出现,但却鲜有能重合的地方。
只能说,应昭也不知道自己的决策是不是对的,历史会不会自我修正。
但他真的看不惯世家的作威作福。
门阀,是时候教你们知道,这天下是谁的天下!
起身,应昭说:“着甲。”
“喏!”
……
皇宫大内,太极宫前。
应玄在老太监兆泰搀扶之下,激动的看着李天赐统帅进来的千余士兵,声音颤抖:“李卿果是我汤国忠肝义胆之臣,今日李卿可助朕除了那逆子,朕当不啬随国公之爵!”
李天赐还礼道了一声不敢,接着说:“眼下废太子兵力强盛,陛下还请随臣出宫,再寻战机。”
“啊?出宫?李卿已克皇城,怎么还需要出宫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