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也是尽心竭力的做事。
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出了任何岔子,你们所有人,都得死,不仅你们要死,你们的家人,九族,也都得死!”
“别怪咱家没有提前提醒你们。”
“守口如瓶!”
“小心应付。”
“等我的号令,号令一出,再动手!”
赵星河给自己的几个绝对心腹,小声吩咐,甚至可以说是嘱咐。
他是真的紧张。
毕竟是要保护陛下的。
一旦出了任何差错,他们这些人,真的是死无葬身之地啊。
“明白!”
“赵公公放心,我们都会小心的!”
神武司的这些太监,也都是面色凝重,纷纷拱手。
众人之间,颇有一种冷冽压抑的氛围弥漫。
咚!咚!咚!
华清池这边,刚安排好没有多久,这皇宫深处,也是传来了一个低沉而悠扬的钟声。
那是提醒时辰的声音。
午时到了。
也就意味着,三公六部,这些个有资格进入华清池国宴的人们,可以准备入宫了。
视线越过了这厚重威严的皇宫。
然后来到了宫门之前。
已经有人准备好了。
是兵部尚书李显,还有户部,工部的尚书。
三位尚书私下里的关系也是不错,这个时候,也是准备一起结伴同行。
参加华清池国宴。
“李尚书,听说辽东那边出了点事情啊?”
三位尚书一边亮出了各自的令牌,通过了宫门处的把守,朝着宫内走去,一边交谈。
说这话的是身材有些发胖的工部尚书。
白文嵩。
他虽然执掌工部,但家中还有一位兄弟,在兵部手下做事。
所以对于兵部的事情也略有耳闻。
“你是说辽东过冬物资的事情?”
李显御听到了白文嵩的问话,这眉头微微的皱了一下,然后又是摇了摇头,道,
“是有点儿麻烦。”
“听说是东厂那太监,把钱庄里的银子挪用了,还自己垫上了十来万两的银子,高价买的御寒的炭火和棉衣,给辽东军送去了?是真的吗?”
一旁的户部尚书也是好奇的问道。
这件事。
不可能瞒过这些朝廷里面的重臣。
“是!”
李显御有些无奈的哼了一句,道,
“全都是那太监做的,虽然不合规矩,但是却解了辽东军的燃眉之急。”
“能让辽东军少死不少人,辽东安稳不少。”
“不然,骤寒之下,北方必然会有战事,辽东军会死不少人的。”
“今年有他这么一手,反而是安定了不少。”
“偶尔有了两次战事,也没有什么影响,辽东军兵强马壮,没有受到严寒影响,轻松给打了回去。”
一边说着,李显御又是一边叹了口气。
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