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你们前程似锦。”康群起身。
“飞黄腾达。”邹先飞起身。
“早生贵子?”袁小妮急忙放下筷子,含糊不清的来了一句:
“不对不对,百年好合,也不对,那就祝你们双宿双飞吧。这回没错了吧?”
袁小妮有些无语,暗中寻思着:这告个别,咋还开始在这飚起来成语了?我好像没说错什么吧?
“来来来,干杯,翟竖急忙解围。”袁小妮就是这样,呆头呆脑的,但是人很好,审美水平也很高,小小年纪就是UI设计部的中流砥柱了。
“哈哈,走!”
*********************
一切尘埃落定,回到家的翟竖开始考虑起这个项目来。
项目在系统的《一起来动手做一做》板块实现起来确实简单,也没几步操作。
但那是在工具齐全的情况下,这些工具现实里可没有。
项目看起来再简单,那也是面向大脑编程的起源——用现实中的C、C++、Java、Python之类的语言可是搞不定。
语言的差异是问题,但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指令集。
现实中的计算机机器语言是二进制,通过逻辑电路很简单就能实现二进制数据的存储和运算。
不管是复杂指令集还是简单指令集,其原理都是差不多而且是固定的。
不过,面向听觉系统乃至面向大脑能力的编程二进制绝对搞不定,确定的逻辑电路更是没办法实现纷乱复杂的系统生物能力。
未来地球的人类科学家在不断地探索中提出了混沌进制、混沌指令集与超微语言的概念。
混沌,即为不确定。
跟二进制计算不一样,二进制计算,同样的输入,同样的输出,得出的结果永远一致,比如1+1永远等于10(2)。
混沌进制不同,单一的计算在混沌进制中是杂乱无章且没有结果的。
但对于事务的分析与组合,判断与决策,混沌运算与混沌逻辑控制总是能得到最合适的结果。
未来科技的研究还表明:人类大脑本身的记忆与思考过程就是偏混沌进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