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土豆?
众甲长满脑袋问号,土豆是啥?能吃么?
这个时候的土豆虽然已经传入大明,却只在南方某些地区小范围种植。
更有意思的是,此时土豆的主要用途是被当做花来观赏的,只有少数沿海富商食用过土豆。
曹彰耐着性子解释道“土豆是从东洋传入的农作物,是粮食的一种,具有产量高,生长周期短,饱腹感强的优点,待到八月中旬水退后,种下土豆,十一月就能有收成,每亩可得土豆千斤。”
众甲长被惊的语无伦次“千...啥能...亩产千斤...”
此时旱地小麦的亩产量只有二百至四百斤,这还是收成好的季节,若是碰上旱涝或是虫害,二百斤都难,甚至颗粒全无。
土豆能亩产千斤,这还是曹彰的保守估计,如果提高种植技术,土豆的正常产量可以达到亩产三千至五千斤。
一亩地二百斤粮食与一亩地千斤粮食,也难怪众甲长被惊掉了下巴。
曹彰之所以选择土豆来彻底解决灾民的温饱问题,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制约社会发展的头号死敌就是粮食产量,清朝末期能达到四万万人口,土豆居功至伟。
而没有高产量作物的华夏,粮食产量的承受极限在一亿人之下。
人口如果超过粮食产量的极限,就会掉入马尔萨斯陷阱,会通过瘟疫,饥荒,战争等等方式来淘汰过剩人口,达到人口和粮食产量的均衡点,这便是泱泱华夏朝代更迭的内在逻辑。
土豆除了产量优势以外,还具有潜力巨大的商业价值,可以开发薯片,薯条,土豆粉,淀粉,生物胶...
除此之外,土豆根茎还可以当做牲畜饲料。
总而言之,土豆,是上天对人类的恩赐。
“大人,老夫还有一问...”一名甲长迟疑的继续道“东洋传来的东西...吃了会不会死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