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在祖先的坟里就真挖出了一块太岁来,赵家先人将其埋进梦里所说的地方。
从此之后,赵家先人不管做什么都顺风顺水,没用了几年时间便发了家,再后来赵家子孙登科及第,官品一路上升,才有了今日的赵家。
赵释在门外听着仔细,这事他从未得知过,所以赵释的父亲才不允许有败坏家门的人出现,赵释的父亲深知,败家容易,可发家却是难遇上天,若非当年白狐报恩,不会有今日。
但具体赵家先人究竟与那只白狐狸发生了什么,不得而知,传闻于此的话,相信还有许多不知的事。
白狐报恩,此事确实像则异闻夜谈,赵释也明白了父亲为何会那样对待堂哥,这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
...
赵释老先生本以为此事这辈子都不会再说起,哪知还有将此事重见天日的时候,当着封羽几人和赵水生的面,赵释老先生说的很明白,他这个年纪没什么多顾及的,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这故事堪比《聊斋》,张秀贤是个不信鬼神的人,品着老先生的茶,听着老先生的故事,还要质问着老先生。
“我说,老大爷,这事是真的么?您那会才十多岁,现在都九十好几了,八十年时间,是不是记偏差了,把您小时候听的故事给混了进来。”
赵释老先生笑而不语,封羽看了眼张秀贤,朝老先生解释:“您老别见怪,他这人说话直,您别当回事。”
“年轻直性子好啊,心里不藏事,做事不用考虑那么多。”
封羽尴尬的点了点头,问道:“老先生,这事您还有什么遗漏的吗?或者是其他的什么?”
赵释老先生动作轻慢的想了想,张秀贤这时反应过来,给封羽低声说:“封羽,你帮我想想,刚才老先生那话是不是有问题,心里不藏事,做事不考虑,这他娘是在骂我么?”
封羽没理张秀贤,等待着老先生的答案。
“我赵家现在出了这事,我心中知道,此事定和那白狐狸有关,我赵释是个清雅之人,这事老头子我出不了力,只能说这么多,后生可畏,就仰赖几位救我赵家与水火,老朽感激不尽。”
赵释老先生这话说的清高无比,您父亲当年为了不让家门败坏,不惜出手杀鸡儆猴,您现在却是见了赵家落难,不紧不张的,说着些清凉话。
张满月这时问了句:“赵家先人可有提过那处埋太岁的地方是在何处?”
一直没有存在感的赵水生回道:“那,那不就是我赵家后院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