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判了一番荷花村的景色,刘氏便问着关家的路去了,顺道沿路打听关家的事。
路上遇到一个穿着麻布衣裳的爽利妇人,一听问的是关家,立马摆手道:“这个时候可别去关家,乱着呢。”
刘氏立马问道:“咋的啦?他家出啥事儿了。”
“这……婶子您看啊,咱也不能背后说人是非不是?”妇人还是摆手,“人家的家事儿,咱们不好浑说。您是他家亲戚?”
刘氏摇了摇头,抿了抿头发随意笑了笑。妇人也是个看得懂事儿的,一般这种情况就是来访人的了,那她就更不能说关家的事儿了,要是一个说不好,这不成戳媒了吗?只是,关家就只有他家老大和老四没成婚呢,老六还小也不该考虑这事儿。是给老大说的还是跟老四说的?咦,不对呀,不是说关家老四亲事儿已经定了,是胡家的姑娘吗?
一边这样想着,妇人一般跟她客套着,“婶子是打哪儿来啊,以前没见过您。”
“就隔壁村儿的,没事儿过来溜溜,听说你们村儿荷花开得漂亮。”
刘氏也跟人打哈哈,也不透露自己打哪儿来,来做什么。如果跟关家的事儿没成,就当自己今儿没来过,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不过这关家出了什么事儿?这小媳妇儿也不跟人说。
妇人笑着跟刘氏说叨荷花村儿哪哪儿的风景好,说得多了,也注意到了刘氏身边的张氏和李欣。张氏一看就是妇人打扮,这倒没啥,不过李欣就奇怪了。梳的是姑娘家的发式,头发也没盘,但看年纪不应该是个姑娘啊,那样子也有十八九了吧?而且她身材匀亭自有一股风韵,更加不像是村里头的姑娘。
李欣见她打量自己,朝她善意地笑了笑。妇人也回了个笑,正要跟她打个招呼,远远儿的有人在喊,“杏儿!杏儿!”
妇人赶忙回头,见了来人招手:“银环,我在这儿!”
跑过来的也是个小媳妇,跟刚才那妇人杏儿一般大小,二十来岁的年纪。见了刘氏一行人微微愣了下,也没多放在心上,喘着气儿说:“你咋不看了?自己个儿跑了,把我丢那儿。”
“谁跟你一样爱看热闹。”
杏儿戳了下她的额头,跟刘氏介绍道:“这是我好姐妹,银环。”
“您好……”银环局促地跟刘氏打招呼,刘氏笑着回她个点头,“前面儿有啥热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