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作者守株的株。
首先是感慨。
没想到我真的能坚持日更4000字写了一个月以上,这对第一次写文的我而言是一个巨大进步,尤其是在用碎片时间写书的情况之下。所以请原谅我夸一夸自己。
其次是道歉。
第二卷和第二个十万字剧情,说实话,我自己也很失望,感觉特别对不起看书的大家,有种浪费了你们宝贵时间的罪恶感。
接下来进入正题,和大家聊一聊第二卷写完后的感想。
第一点先从写作上说吧。
我在回顾自己写下的第一卷时,特别留意到自己在描写心理活动的时候是用单引号(‘’)进行表述,因为看很多人都这么写,所以自己下笔的时候就照着前人的模式这么做了。
后来我发现自己在对话描写上边篇幅特别大,加上内心活动的话就会导致正文内容几乎到处都是引号,是有些影响观感的,便在第二卷中慢慢取消了这种表述方式,以补充说明式的心理描写取代,不知道各位看哪一种更顺眼一些?
我始终认为故事的核心是情节,情节的核心是“人”和“情”。二者都离不开大量交流,交流的核心无非肢体交流与语言交流。我笔力尚浅,实在不知道脱离对话后怎么讲故事,所以只能啰啰嗦嗦地保留了大量对话描写。
写作上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布局。我在写总结前都会回去翻一翻自己的东西,整个第二卷给我的观感就是两个字“乱”和“水”。因为我作为作者,手里有大纲,对整个故事大概心中有数,知道接下来的剧情走向,于是写的时候就会产生“诶?这里可以好像做个伏笔……这里似乎也可以做一个伏笔”这种感觉。
但是当我以一个读者视角去看自己安排的剧情的时候,就会发现看书的感受可以说完全不一样,就会觉得“这里写这个有什么意义?和剧情有关系吗?下面这一节又是什么鬼玩意儿?怎么连续水了这么多字……作者你行不行啊”。
情节缺乏足够的刺激性和曲折感,这些布局上的缺点就会无限放大,导致看着看着就默默点了退出。
第二点谈谈剧情。
动笔写第二卷时,我在大纲上备注的是情节结构“五线并行”。
第一条线自然是两卷间的联系线索——边城血祭案,想在第二卷把第一个故事的坑填完。
第二条线是谷神珏,为此我写了很多看似和剧情无关的内容,直接导致观感割裂。
第三条线是《银瓶梅》与当前章节剧情的对照,这个完全没写好,甚至有些拖累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