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爷先把这些糟心事放一边,仔细地询问了去吏部的经过,看了许荛的任职文凭之后,从书房的里屋拿出一个长长的木盒子。
许荛看侯爷非常珍视的样子,很是好奇是什么东西,结果侯爷拿出来,小心的摊在书房的大书桌上,许荛上前一看,原来是一张地图,现在叫舆图不过是一张许荛肯不是很明白的地图。
世子看到舆图,非常惊讶的说:“父亲,竟然是一张军用的舆图,这是当年您跟随皇上去边境征战的时候留下的吗?”
侯爷说:“是啊,那个时候我们几个跟着皇上一起,回来的时候皇上就让我们一人留了一份,也算是一个念想,老三,你来看,河西县在这里,河西县地处边关,这边的山上是一座隘口,易守难攻,是本朝的西大门,这边靠着的是一条河,就在县城附近。”
侯爷指着地图上的一些曲线,许荛是怎么都看不明白那些一条一条的怎么就是一座山一条河的,但是许荛非常的尊敬古人的智慧,时代是不断的发展的,科技也是一点一点的进步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小小的成就,才会有灿烂的古人文明,从而生发出更加璀璨的现代文明。
世子跟着看了地图之后,有些担忧的说:“父亲,听说河西那边民风彪悍,河西县令还得受当地驻军的指派,这父母官,不好当啊。”
侯爷看了看许荛,说:“事在人为,别人做不好老三也做不好吗?老三,你走的时候带着两个幕僚,去了给你当师爷,再就是府里的侍卫,你也带着两个,走的时候雇几个镖局的镖师。”
许荛说:“父亲,我想带着兆慈还有两个孩子一起赴任。”
侯爷想了想,说:“这个还得再商量。”
许荛听了,就知道府里不知道哪位不赞同自家一家四口一起去外地,说:“父亲,这次我跟兆慈还有棣儿遇险,是人祸,把娘三个放在家里我不放心,我想过,我们先离开一段时间,说不得那人会自己露出马脚。”
侯爷说:“那我去跟你母亲商量一下。”
许荛没有再说什么,跟侯爷辞别之后提着那些点心就匆匆的往自己的院子里走,一边走,一边在想是不是要把这一路上的景致弄一份地图出来,刚才看那舆图,实在是费劲,而且还不精确。
许栀跟许棣正在院子里玩呢,看到许荛提着东西回来了,高兴的喊着爹爹就往大门口跑,许荛见了,赶紧先把东西放到地上,把跑到自己跟前的许栀抱起来。
许棣已经过来把许荛放在地上的东西拿起来提着,说:“哎哟,爹,您这是买了多少好吃的呀。”
许荛说:“也没多少,我看街上有好些酒楼,咱们找个空就去尝一尝,过几天你们就得跟着我去边关赴任了,想要吃我也不能给你们变出来的。”
许棣听了,很感兴趣的说:“边关?爹,您这是要去哪里赴任啊?”
许荛说:“河西县,我看应该是在雁门关附近的。”
许荛抱着许栀,许棣提着东西,三个人一边往屋里走,一边说话。
许棣想了想,说:“这样说来,是要去边关了呀,也不知道那边现在是不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