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勇士队其他球员的站位十分分散,都在外线等待机会,让独行侠的包夹,不敢立刻上去。
这一球独行侠的防守不敢贸然夹击,毕竟勇士队其他球员全部在右侧三分线外站着,只要维金斯不杀入到篮下,协防就不会过来。
而维金斯也并没有强行往篮下去攻,直接在背身单打过程中,一个背转身后的后仰跳投,维金斯用标志性的中距离再次完成得分。
第二节比赛,攒足了体能的维金斯可以更多地选择一些自己常用的进攻方式去高质量地完成个人单打。
而同样的,东契奇之前在第一节后半段稍微休息了一下之后,现在也有体能去带队。
东契奇对位单打乌布雷,这个对位,因为东契奇的体重优势,可以选择很多种进攻尝试。
导致乌布雷在防守的时候,必须要后侧保持距离,而乌布雷后撤之后,东契奇直接一个后撤步就是三分出手。
这样的后撤步三分球,也是如今东契奇的常规武器,只不过东契奇自身的三分命中率是时准时不准。
准的时候,他可能连一场比赛连续命中六记三分,直接让对手的防守付出巨大的代价,但是不准的时候,可能就是在场上没有办法完成一些出机会的命中。
这一次后撤步三分球就是没有命中,但是鲍威尔的前场篮板能力太强了,明明这一球已经蹦出到篮外,但是鲍威尔还是强行地依靠着自己的身高臂展,将球在出界之前,重新拨回到东契奇的手中。
东契奇二次进攻,选择倚靠着乌布雷杀入到篮下,这一次逼迫得安德森不得不过来协防,安德森协防过来,整个内线就不得不进入轮转防守,而东契奇敏锐地将球传导到中路跟进的伯克手中,伯克接球在篮下直接一个挑篮,成功为独行侠下分。
而沃纳·梅克传球给安德森的选择很好,但是安德森在选择持球突破的过程中,却是被协防过来的伯克直接完成一个强断。
还好的是伯克的运动能力并没有那么的强,这球勇士队退防极快,并没有让独行侠成功地再打出反击。
反击未果,独行侠方面也只能是重新陷入到阵地战,伯克持球进攻未果,只能重新将球权交还给东契奇,让东契奇重新自己在外线组织进攻。
东契奇自己家在外线持球进攻,当勇士队的防守球员,不选择立刻上前包夹的时候,东契奇就是找准时机,一对一进行单打,期待着用自己的个人能力,来帮助独行侠建立更大的领先优势。
因为鲍威尔自身的投射能力不强,并没有太远的外线射程,所以在这套轮转阵容之中,东契奇干脆不和鲍威尔进行太多的挡拆战术,就是为了防止勇士队在防挡拆的时候,选择放到鲍威尔,双人包夹自己。
东契奇干脆就是自己一个人拉开单干,根本不利用队友的挡拆,也根本不给对手上前防守自己的机会。
东契奇的场上指挥很简单,就是让鲍威尔站在内线去抢前场篮板,而东契奇则是趁着对手不包夹自己的时机,继续尝试性地利用自己的个人能力,来完成得分。
仍然是压迫着乌布雷,杀入到了内线。
再将勇士队的防线,进一步压缩的时候,东契奇也没有忘记观察场上的形势。
这也是东契奇进入NBA短短几年,就有了超巨样子的原因。
东契奇和其他的新秀,只能看到篮筐不同,东契奇既有着自己出色的个人技巧,可以利用个人能力来在进攻端,完成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