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大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杜云娘目送他走远,回头和吕爷对视一眼,淡笑着,“吕爷真是神机妙算,知府大人竟然真的来了。”
“知府虽然平日喜欢玩些花活儿,但也真的把百姓放在心上,若非如此,我也不会断定他来。”吕爷摆摆手,仿佛不值一提。
眼前的筒车并非完成品,他们在沟通之后还是直接拉了过来,一来确定位置,日后好酌情进行增减,二来也是为了抢占先机,让知府明确知道这是他们的杰作。
吴亮本意是通过知府逼杜云娘说出稻种的事实,没想到她会把筒车搬来,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村里稻田固定,就算稻种再好,也不可能一亩增产十倍,最为稳妥的办法还是将适合农作的田都开垦出来。”杜云娘望着远处的山林,目标宏大。
吕爷顺着她的眼神看去,越发觉得她出尘绝伦,已经超越寻常女子的范畴。
“杜姑娘受何启发,竟有如此广阔胸怀?”他忍不住问,有那么一瞬间竟然希望自己的女儿如她一般。
“哪里受了什么启发,不过是不愿意看到颠沛流离的人罢了。”杜云娘叹口气,蓦地想到书里写的饥荒爆发后的地狱场景。
易子而食原来是会存在的。
她既然带着一身专业知识来了这里,自然要尽可能改变可以避免的悲剧,这样也许水生福宝也不会走到反叛的那一步。
望着她满脸的深思,吕爷逐渐认真起来,他竟然觉得总有一天她会坐到他遥望不及的位置。
有了知府的承诺和人手支持,铁师傅越发得心应手,全心投入到完善中。
杜云娘在家加紧研发稻种,同时培育出更多自己现有的稻种,为之后的销售做准备。
由于答应知府要交出答案,杜云娘不敢大意,特意拜托肆仟肆狸时时刻刻看着田,相当重视。
肆仟肆狸逐渐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节奏,分配好各自的工作。
家里还有不少土豆,上午水生福宝学完武功,就跟着杜云娘上街去卖,吕爷还专门给她租下一个人流量最大的旺铺。
“娘,今天买的人怎么这么少?”水生抱臂看着来往的人,极少驻足。
“是不是他们都买够了啊。”福宝坐着小马扎,双手支在膝盖上,捧着脸跟着过往的小姑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