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俭还是一屁股坐下来,他略显肥胖的身躯,已经被汗濡湿了一大片衣袍。他喘着气,接过茶盏就慢条斯理的喝起来。
“辛苦长史了,我也是听说突厥人打到了垣曲,所以才从洛阳赶过来的。”
唐俭点点头,“我还没进城,才到黄河边就听说了。难怪,我一到垣曲,就闻到这城外浓浓的血腥气,还看到百姓们家里还有不少的战马。看那架势,突厥人来了不少吧。”
“也不多,一万多人。突厥人发狠了,我也想不到大哥和二哥他们都顶不住,连垣曲这么小的地方都冲来了。”
“一万多人来攻打垣曲?颉利可汗也是疯了。他为啥要打垣曲?”
“谁知道,长史不是说他疯了吗!”
“对了,你父皇这次对你……怎么说呢,很是期待。突厥人就交给你了,你可不要辜负了陛下。”
“我听说,我母亲最近在长安日子不好过啊?长史是否知道此事啊?”
唐俭如实说道:“万贵妃也不是日子不好过,只是受你一点牵连,陛下对她有些冷落而已。日子还是在过,陛下的嫔妃们日子也都好着呢。”
言外之意,万贵妃也没什么事。
“这事,老臣自然已经替你想到。这次来宣旨,临行前臣就给陛下建言了。既然要智云这孩子心无旁骛,无后顾之虞的杀突厥人,陛下就不该冷落万贵妃。”
李智云心里一热,忙施礼答谢:“有劳长史了。总算是在长安,有个替我说话的人,十分感谢长史。”
“陛下说了,若是此次你平了突厥人,他一定记下你的功劳,回头陛下重赏你……”
李智云嘿嘿一笑,“我已经领旨,重不重赏都不重要。”
“皇上赏你,你可不要错失了机会。赏你总是好事嘛,你还推脱了!”
“长史是朝中最公道的老臣,本王愿意听你的一些开导和劝解。”
“看来汉王是早已经意识到了,陛下对汉王前阵子颇有微词。就是汉王取洛阳时,该取不取,致使后来太子兵败,引起了陛下和太子的不快。”
李智云点点头。
而他心里清楚,李渊并不只是因为这件事,还因为李渊有意要压高踩低。自己只要让他和李建成感觉到了威胁,李渊过一阵一样会继续打压他,让他远离长安的政治中心。
现在李渊是不得已,才想到用自己这个“夜壶”。不急的时候,依旧还是现在这样。
最让他不满的就是,李渊甚至没有给自己一个河东诸郡的职衔,自己仅仅只是救火的。
而李智云不想再跟以前一样,他需要的不是偏安一隅,他也不愿意被李渊像过去一样打发来打发去。
“幸好这次是长史来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