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速,也就是后世的阿克苏,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北边缘、塔里木河上游。这地方产苹果,个大汁多,好吃!
厄尔喀伯克率准噶尔的败军逃到了这地方,只剩两千残军,又饥又渴,部下只得采摘苹果充饥。
“天啊!珲台吉将镇守莎车的重任交给了吾,吾却丢了莎车,还有何面目见珲台吉?”他觉得无面目见僧格,拔剑欲自刎。
“大帅,咱们还有不少兵马在外地,聚拢来足堪一战;且那黑山派与白山派素有矛盾,阿布都拉汗之弟伊斯玛业勒正在费尔干纳和布鲁特人、乌兹别克人作战。您何不联合伊斯玛业勒,共同反攻莎车?这样便好向珲台吉交代了”,有心腹献策。
厄尔喀伯克闻言精神一振,是啊!自己还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怎可自刎,白白便宜了敌人?
急匆匆聚拢各地驻军,湊了五千人;又使人骑快马至费尔干纳,联络伊斯玛业勒。
伊斯玛业勒是阿不都拉汗最小的弟弟,四十多岁,颇有心机。收到厄尔喀伯克的信,既不说同意,也不说不同意,而是客气地请使者入帐休息,琢磨起了心事。
这厄尔喀伯克新败,实力不足,自己和其联合,能否攻下莎车?且准噶尔人狼子野心,和他们联合会不会遭了算计?那白山派的玉素甫,主张白山、黑山和谐共生,虽然为白山派增加了一些利益,使的手段还算温和。而且自己刚击败布鲁特人和乌兹别克人,夺了达失干和费尔干纳,正准备巩固对两地的统治,以此为根基,自立为王,若是夺莎车失败,引起白山派报复,刻据一方的想法可能就黄了。
犹豫不决,便一直将使者留在营中,就是不表态。
这一日,正在左思右量,部下来报:“阿齐木,阿卜达拉赫和卓从莎车回来了”。
阿卜达拉赫是黑山派最有威望的和卓,也是伊斯玛业勒埋在莎车的耳目。
一听他来了,伊斯玛业勒忙呼:“快请!”
风尘仆仆、一脸狼狈的阿卜达拉赫入了大帐,“阿齐木,玉素甫被刺客刺死了,玉素甫的儿子伊达雅图勒拉做了辅政大臣,到处屠戮黑山派人士报复,叶尔和卓全家被杀,莎车城内,黑山派的长老或死或逃”。
一听这话,伊斯玛业勒倒吸一口凉气,黑山派和白山派已经撕破了脸,自己身为黑山派的贵族,不可能不被迁连。看来,只有豁出命和准噶尔人联合打莎车城了。
这是一场不得不赌的赌搏。赌赢了,做叶尔羌新汗;赌输了,亡命天涯。
他唤来使者,十分痛快地答应了厄尔喀伯克的请求。
然后,召集阿济汗、阿卜达拉赫、基亚斯伯克诸黑山高层议事。
没啥好议的,生死关头,大家一致同意联络厄尔喀伯克共伐莎车。
蛇无头不行,大军出征,总得有个领头的。
伊斯玛业勒意味深长地盯着阿济汗,“二哥,您德高望重,应该由您领导大伙恢复黑山基业”。
阿济汗不由额头冒汗,当年阿布都拉哈汗最疼这个小弟弟,被迫去麦加朝圣时,将剩余的万余部下全交给小弟。如今小弟又打下了达失干和费尔干纳,兵强马壮,实力居黑山派第一,又岂会真心推自己做首领。不过相试耳!自己若是允了,必有大祸。
“小弟,二哥老了,骑不得马、拉不开弓喽,继承兄长伟业,将叶尔羌汗国发扬光大,全看汝的了”,阿济汗连连摆手,还猛咳了几声。
“是啊,阿齐木,有您当首领,咱黑山派一定能复兴”。
“拥护阿齐木,振兴圣教”。
阿卜达拉赫、基亚斯伯克诸将领皆高呼。
尤以基亚斯伯克嗓门最大,他是黑山派一个小部族的异密,因为作战勇猛,得到了伊斯玛业勒的赏识。身为心腹,这种场合,噪门自然要比其他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