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甜饼

繁体版 简体版
一个小甜饼 > 不舍昼与夜 > 39. 嘉荫本无辜

39. 嘉荫本无辜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随着草木和南阳两城的交流越来越紧密,嘉荫城作为两城之间的中转点也变得越来越繁荣。这里逐渐地从一个堆满各类摊铺的杂乱集市,变成了融汇南、草两城的各种特点的宜居城市,这里南面有草木的绿树成荫,北面有南阳的银杏遍地;有草木的铠甲利剑,也有南阳的诗书字画。许多没能留在南阳城的人,都转来这座城里生活。

但也正是因为南阳与草木的联系日渐频繁,嘉荫城的发展也越发依靠两城的交流,特别是在粮草方面。也因此当人们走过南阳主街的时候常常会听到:

“这块儿玉,就跟嘉荫农民一般。”

“毓秀在南阳一众书院里简直是嘉荫农民般的存在。”

嘉荫城一步步扩建,一步步整改,但农田的构建一直不在这座城的规划里,才使得这座城里的农民少得可怜,居民最多也就是在自己家的庭院里开一小块儿地,图个乐呵。

“我们有南阳就够了。”

“南阳今年大丰收,我们也就无忧了。”

…………

转眼已是十月末,嘉荫城内的银杏已然变黄,一阵阵寒风也接踵而至。一路上吴大兵集结了近五千男子,这里面除了难以糊口的农民,更不乏在其他城池有所建树的官员,还有一些自称“流落在其他城邦的南阳城吴家后裔”。流彩已经兵临城下了,他们封锁了嘉荫所有的城门,这也导致南阳城一开始准备秋收之后再陆陆续续运进嘉荫的粮食运不进去了。嘉荫城内还有官粮五百石,草木、南阳共备粮草一百石,但这六百石粮只能勉强支撑草木、南阳城那八千精兵和嘉荫城在册公民两万等一众居民两天的生活。

至于家禽,早就在嘉荫城刚刚封城的时候被几个有钱人包圆了,而以高价卖了自己家家禽的人还在高高兴兴地数着钱,想着新年的时候可以给孩子做一身新衣服,全然不知自己家将要面临的困境。

很快粮商已无余粮可售,嘉荫城内开始陆陆续续地放粮:“每家一周可领两个馍。”

“两个馍怎么够吃啊,我家三个大小伙子。”

“还好我家里还有些存粮。”

“我们家要是不卖那两只鸡就好了。”

十日过去,吴大兵等人只围不攻,谁也不知道这场仗要打多久,而无辜的嘉荫城的居民成了这场战争中的直接受害者。原本每至这个时节,嘉荫便是黄色绿色交相掩映的乐园,但今年灰色成了嘉荫城的主色调,树叶比往年掉得更快,地上却不见一片落叶;不少人家的庭院里那一小块儿菜地也早已经乱作一团,黄土撒得到处都是,但仍是不见一丝绿意。

“爹爹,树上已经没有叶子可摘了。”

“小妹,多喝点水对身体好。”

城里的官兵成群结队地走着,拖沓但还算整齐;百姓则为了减少体力的损耗,多在家里不便出门。每至深夜,冷风从门缝钻了进来,将人们赶作一团。

小姑娘原本饱满的脸颊已经微微凹陷:“娘亲,我好饿。”

“这是咱们最后一块儿馍了,圆圆和阳阳今天先掰这一块儿吃,明天……后天我们就会有暄的白馍吃了。”母亲的嘴唇已经干得发白,稍一说话就渗出微微的血丝。

“我们要不要去西边打点儿水。”女人搬出了已经积了一层灰的玄女雕像,小心翼翼地用左手将其抚净。

“那儿的水已经被流彩的人从城外混入了黄沙等各类污秽之物,根本喝不得了。”

“哎,隔壁老李昨天在做弓箭的时候饿死了。”

“我们若是有粮,他也不至于饿死。”女子的胃绞痛着,看了眼早已无用的米缸和水缸。

城墙上终于是一片混战,撞木攻城的声音,刀剑对峙的声音嘈杂地碰撞到一起。而城里的居民已经不再关心战争的胜负,比起喊杀声,他们更希望听到雷声;比起熊和朱雀的旗子屹立不倒,他们只希望早点有人带着粮食打开城门。

“娘亲睡着了,我们不要吵醒她。”

“娘亲这次怎么睡得这么久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