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亏乡下管的没上海滩那么严,偶尔说点倒也问题不大。
眼下,得了机会,立刻大说特说起来。
“仓朗朗!!仓朗朗!金贵升抬头一看,只看一个小鬼,青面獠牙,红眼睛金胡子,左手一把钢叉,叉上九个勾魂环,一抖钢叉,仓朗朗,死人的阴魂跟着一起抖,再看这小鬼,右手在牵磨!磨盘里是两条脚底心朝天的大腿,上半身已经被磨成血浆,这大腿还在不停的抖!”
说也奇怪,自李发以下,这群家伙未必是人人手上有人命,但把人打成重伤,或者以收税为借口抢走别人救命钱,导致对方吊死在税务所门口的事情根本不稀奇。
做得时候从来没心软过,可时间久了,终归觉得有点吓丝丝。
平时没发现,这两天被孔先生的鬼故事一勾,大家脸色都有点不大好看。
而且听鬼故事的往往有个毛病,越是怕越是喜欢听,越是听了睡不着就越是要琢磨这故事……
孔先生得了祝为民的关照,这几天浑身上下就是一股劲道,说表俱佳,在书台上生龙活虎,手风和头面动作应有尽有,超水平的发挥。
如果他先生能看到这一切的话,估计一记耳光上去:小赤佬,原来你能说好啊!那平时还不好好说!
……
今天是阴历七月十四,明天就是中元节了。
在江南地区,七月十五算得上是一个大节。
当然和端午,中秋,春节等不能比,毕竟一个是给人过的,一个是给鬼过的,重视程度先天就不同。
可毕竟这个时代民智未开,尤其是乡下,大家对于这套封建迷信的玩意依然相信。
这也有社会大环境使然,自从东洋人来了之后,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但又没地方说理去。
只能借助鬼门开的时候,向已死的亲人祖先发发牢骚,让他们走个路子和阎罗王通个气,找点把那个岛上的天皇带了去。
这样大家也才有好日子过。
按照浦东当地的民俗,七月半前后各一天,也都是鬼节。
这三天里,阴间鬼门打开,各色亡魂得以自由出入阴阳两界,以享受凡人的供奉,至于某些惨遭横死的无主亡魂也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悄悄的去找个替代,自己则终获得解脱重入六道轮回。
是以,虽然是一年中气候最为炎热的日子,只要是这三日,天一擦黑,家家户户关门落锁。
别说上街,就是纳凉的也少,宁可在房间里捂痱子,也好过在外面被路过的无主厉鬼冲了身-轻则大病一场,重则生死不知。
这些“理论基础”在吴地很有市场,哪怕是三岁儿童也能像模像样的说出一大套来。
眼下,孔先生照例点着一根蜡烛在台上热情洋溢的向诸位“科普”这些“科学常识”……
一时间大家都觉得有些阴风阵阵……
这不是错觉,哪怕是喝到嘴里的茶都觉得带有份外的凉意……
不像往常越喝越渴,今天同样是大麦茶,却能一路凉快到胃里。
孔先生见这些活土匪个个脸上显出疑神疑鬼的,心里忍不住快活,嘴上却叹了口气,呼吸有点大,让那支八堂蜡烛的火苗子翩翩起舞,连带着他身后的影子也变得扭曲不明。
嘴里卖力,各种封建迷信的感官刺激故事如同不要钱的洒出来。
其实他倒是知道为啥知道今天这茶能让人份外透心凉。
某个厨子在院子的角落里发现几颗绿油油的植物,凭借着乡间生活经验,他断定这是薄荷……
采了叶子和焦大麦一块冲开水,放凉了之后,把叶子撩起来扔掉便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