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高台四周,人头攒动,布衣小民、华服勋贵、笔录小吏……都静静地等着。
没人敢妄动,也没人敢闹事。
看着那座几十丈的高台,所有人都思绪飘远,不约而同地想起一个月前的场景:
那天,天色将明未明,带着几分昏沉,泛着几丝寒人的秋霜。
仙乡之民入世,乘坐一艘华美巨船,自九天之上,破空而来,降临咸阳城。
那艘巨船,众人生平仅见:
没有璀璨珠玉,却有一种名为玻璃的水晶。
没有烛台灯火,却能自发天光,亮如白昼。
……
仙乡之民,鱼贯而出。
男女老少,约莫百人,一个个面色红润,精气十足,神采飞扬,气色比养尊处优的贵族,还要好上不少。
谈吐,不像饱读之人,说话云里雾里,也不像乡野小民,张口粗言秽语,自带一股平易近人的和善和气度。
穿着一种名为棉布的衣物,不仅保暖,还不会拉伤皮肤,更不像丝绸华服一样,用料讲究,做工复杂。
他们来到咸阳城后,使用了一些众人看不懂的器具,于咸阳城外,渭水河畔,短短数日,就起了一座占地十丈、高数十丈的巨大高台。
上面刻满了众人听过或者没听过的神兽:
有戏水蛟龙,也有飞天仙鹤;
有献桃灵猴,也有背石老龟;
有倾世大鹏;也有流浪蛤蟆;
有三头神狮,也有抱月玉兔;
……
一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散发神威。
据说,揉杂了数十种画法,既写实,又写意。
仿佛神兽当面,狰狞的兽头,慑人的瞳孔,让人不寒而栗,心存敬畏。
听说,夜里,有游手好闲的浑人,去摸寡妇门,经过这里的时候,被绽放神光的神兽吓到。
直接跪倒在地,痛改前非。
割了那物,进了咸阳宫。
据来的孩童透露,那仙乡粮食吃不完,还有各种数不清的瓜果。
人人温饱,家家富足,夜不闭户。
……
思绪回笼,马蹄走动和车轮滚动的声音响起。
等候的众人纷纷跪地、垂首。
始皇出宫,行至此处,要登天台,与仙人沟通。
请仙降,开仙路,迎造化。
这对天下人,都是难以想象的好事。
没有谁会在这个时候,找不自在。
连向来跟始皇不对付的六国余孽、以武犯禁的墨家侠客,都暂时按捺。
不敢冒天下之大不违。
成为众矢之的。
当然,这是某些人一厢情愿的想法。
在那道被黑龙帝袍包裹的魁梧身影出现的刹那,所有的想法都溃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