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里没有出口,为什么会有亮光呢,想到这里,江临风又把石洞仔细的打量了一番。他恍然大悟,原来在石洞靠着他进来的这一面的顶部,有一道十几厘米宽,三四米长的石逢,而那亮光正刚那石缝里射进来的。
这时,由于泡水的时间太久,江临风感觉到阵阵寒意,他打了个冷颤,然后在查看了一下水岸,见岸边没有异样,他才缓缓游了过去,上了石岸。
站在石岸上,洞里的情景就更清晰了,现在看来,江临风刚才呆的那小溪,也就是一条暗河,而暗河的下游,又是一个石洞,涣涣水流流入里去,具体流到什么地方去,他也不得而知。
岸边是一条石路,直往那边浓雾地带而去。由于洞里雾浓,江临风竟不能看清那边的情景,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一步步往那边走去。
前面是个宽敞的石坝,好象有很多新奇的玩意,走几步,便感觉寒冷切骨,这更是增加了他的好奇心,他强忍寒冷,步步向前。
“啊……”,江临风发出了一声惊叫,因为他突然看到前面地上有一个死人。不,不应该叫死人,应该叫骷髅。
心都差点跳了出来,但很快就平静下来了,毕竟那只是一具尸骨,自己一个大活人,何必去害怕,自己给自己打气壮了壮胆,平静下来的江临风不再害怕,走了过去低俯下身,仔细查看起了这一具尸骨。
虽然这是个潮湿的洞穴,但尸骨却已经干成了白骨,可以判断,尸骨的主人已经死去了几十年,甚至上百上千年,看着这骷髅的坐姿应该是在打坐中死去,想到这里,徐静不由地感叹起来,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我居然会碰到这样的事情,不过既然自己遇到了,就帮这位前辈落土为安吧,从自己背着的背包拿出一把折叠铲,在洞里的一处挖个一个坑,然后强忍着恐惧心理,把骷髅的骨头慢慢放入坑中,然后用土埋好。
做好这一切后,江临风感觉整个人都虚脱一般,坐在地上缓和了几分钟后力气才慢慢恢复,刚才因为害怕都没有注意到骷髅的屁股下面有东西摆放着,江临风走了过去一看,第一件是几锭金子,他心喜之余,也确定了这前辈果然是几百年前的人物。把金子放到手里后,又见金子下面好像刻着什么东西。他抹了抹上面的霉灰,认真查看起来。
地上刻着只有三副字画,细细看那封面,只见用草书写着四个大字——“剧墨心法”。看着这四个字,江临风愣了一会。“剧墨心法”,难道这是一种绝世武功秘籍?江临风欣喜若狂。
看向第一副字画,上面是刻写着一行行的繁体字。虽然洞里光线很暗,但由于字体很大,他低头贴近地面,倒是能认清上面的字。
江临风的爷爷身前是山里的算命先生,认识的都是繁体字,小时侯,爷爷教他认的就是繁体字,所以现在看起这字来,居然能字字认识。只见字第一行是这样写的:
剧墨心法,乃剧墨大师创立的心法,心法真谛:随心随性,大道至简…
“剧墨心法”!
下面是几行繁体小字:心法妙诀,留待有缘人,人有七情六欲,心法有三层,三层功满,红尘漫游……
神功?他居然能够遇到传说中的神功心法,不是开玩笑吧?
不过江临风看这一眼前的场景,似乎也不像是开玩笑。继续看到下一页。
下面写道:
第一章:静心篇
“十二筋脉连线,有始有终,心法初成,气势如虹”
下面刻着一幅人体十二筋脉图,图上空空如也,只有十二个点,一个点在眉心,其余的点分布在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两边太阳穴、檀中穴、丹田正中、两足涌泉穴,江临风陷入思索之中,这几个点有的是穴位,有的是要害,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他见过十二筋脉图,出于男生对武功的共同向往,他也曾经按气功师说的功法练习过气功,但根本就没有任何气感,早已放弃,连气感都没有,谈什么气势如虹?还十二点连线?
江临风继续看向下一页
第二章:炼心篇
下面只有几个字:以心为主,以意念之,仗剑天下,率意而为。
第三章更是开玩笑似的,只有八个字:剧墨心法、道法自然!下面什么也没有,没有心法介绍,也没有任何要求。
这是什么意思?这篇剧墨心法说得极是简单,但做起来简直不可能,首先,气感是关键,没有气感,一切免谈,其次这十二筋脉怎么可能连线?
江临风手抚摸着地上刻印的心法,仔细地再重新看了一遍,确认自己没有看漏,看来按照自己的理解,一时半会要学会这剧墨心法是很不现实的了。
这一趟下来可把江临风也累坏了,全身无力的他直接就躺在地上,想想这一天下来真是很神奇,自己只是想着找找石包玉,没想到竟然掉到这前辈高人的洞府,冥冥之中帮前辈入土为安后发现前辈留下的内功心法,兴奋异常的自己以为将成为电视中那些高来高去的侠客,但却空有神功不得其练法,真是让人郁闷之极。万幸的是这时候自己还活着,不管处境有多么让人郁闷,总比死要好上百倍,想到这里,他仿佛放下的心头的大石,变得轻松起来,开始重新思考这个离奇的“剧墨心法”,第一章静心,第二章炼心,第三章道法自然,难道人的心只要经过红尘种种生活的历练,就能超脱生死而入道?
静心篇最难的第一步就是这十二个筋脉,江临风手伸出,凭记忆找到那幅图,刚才眉心上的那个点他没有找到,满地上一摸,一个点也没有,这是怎么回事?倒是摸到了几条线,依稀是眉心上面延伸而下,过丹田至涌泉,在黑暗中他的感觉特别敏锐,一摸到这些线条,马上联想到头脑中记忆的那筋脉图,偶尔在自己身上印证,摸得多了,也逐渐熟悉,只觉得越来越是顺畅,手指也越来越灵活,与他自己身上的印证也更熟练,他丝毫没有发现就在他摸着这些线条的时候,身上也有一股若有若无的气流顺着这条线路在走着同样的路线。
接下来的时间里,江临风头脑中好象一片空白,只觉得摸着光滑地上的线条实在是感觉舒服,全身的疲惫好象也在不知不觉中消失,没有意识,没有饥饿的感觉,外面的世界也早已没有感觉,他还在这里一遍一遍地摸,也不知过了多久,突然,随着他再一次的手指划落,地面上的线条随指而平,整个地面一片平滑,再也没有任何凹凸不平。
江临风一惊,如从梦中醒来,突然感觉全身大变样,体内有一股气在流动,流到哪里,哪里就充满劲力,走的依然是他重复了千百回的十二筋脉路线,这条路线纵贯全身,他全身尽皆精力弥漫,好象只要一拳击出,这石壁也会被击破一般。
江临风的运气实在太好,“剧墨心法”本是道家的无上妙诀,讲求的就是随意和静心,只因此心法诀威力太大,所以这位前辈高人不敢轻易传人,而将此功诀刻于自己坐化的尸骨之下,用颜色略有别的十二颗小石子做了十二个点,将真正的心法用颜色完全相同的石子镶在石壁之中,只是比地面略高,形成一条运功线路。
如果误入洞者没有一颗善良之心为前辈入土为安的话,就不会发现刻在前辈身下的心法口诀。
当然心善之人法就算发现前辈的心法,但是发现者心不能完全静下来,他看到的是这十二个点,有如此妙法,他当然会欣喜若狂,绝不会注意到真正的心法,这十二个点之间的路线是绝不相通的,没有人能打通,所以,后世也没有人能学会“剧墨心法”。
千百年的变迁,大地沧海桑田,昔日的山洞已被埋入山下,伴随着心法在这个幽深的莲花山下沉睡,没有人来将它唤醒。
江临风接触到这个线条不是因为他有多聪明,而是因为心静,没有用眼看而用手摸,用手摸自然就会避开颜色的干扰,而让他找到线条。
江临风还在呆呆坐在洞里出神,他知道他身上已经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身上的衣服早已干,没有丝毫的寒意,身子好象变得灵活了许多,略现肥胖的肚子也不见了,手掌及手臂的伤口也神奇愈合了,这剧墨心法说得神乎其神,只怕不是骗人的。
江临风起身把身边的那几锭金子放到口袋之中,随后在剧墨前辈埋身之处磕头三拜,某种意义来说,剧墨前辈就是自己的授业恩师,磕头三拜也是理所应当。三拜之后,重新进入水潭之中,一口气在水下穿过石洞,“噗通”一声在水潭入口处跳了出来。无心再欣赏水潭四周的美景,随后来到自己从山顶掉落下来的地方向上爬去,虽然悬崖壁还是很湿滑,但是再也无法让他掉落,总是在脚下一滑的瞬间,他的手脚立刻调整,换一个角度站住,一路往上爬,江临风玩得不亦乐乎,身子协调性的训练游戏!漆黑的墙壁上到处都充满未知,但江临风毫不在乎,速度开始越来越快,脚下不管是一脚踏空、滑倒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纠正,这一路爬上来,他收益良多,全身真气流动的速度越来越快,他的身法也越来越快,终于,到达了山顶,江临风大喜之下,双脚一蹬,只觉得一股大力从脚下升起,身子也瞬间变得极轻极轻,这一跃之势,居然高达两丈有余,手伸出,抓住壁源,一个向前翻腾,稳稳当当地站在山顶之上,四周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外面已经是繁星满天的黑夜,他好象早上下去两三个小时,怎么可能到了夜晚?不过幸好是夜晚,要不然自己刚才那一番跳跃上山顶的动作,只怕引起一阵围观。
江临风沿着莲花山的山路往下走,下山路中找了个洗手间,他将衣服脱下,麻利地将衣服从背包中换了一件,换完之后,将旧衣服丢进了垃圾桶,这时,他才突然有一个奇怪的感觉,这时是深秋时节,晚上应该很凉的,可为什么他没有一点冷的感觉?难道已经达到了传说中的寒暑不侵的境界?夜晚的星光下,他的视野也全所未有的开阔,他再次愣住,他没戴眼镜,星光下的细草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体内的真气改变了太多的东西,包括他的视力,他现在的身高好象也高了点,刚才就感觉裤子变得又肥又短,肚子上的肥肉没有了,身体虽然不是很魁梧,但也结实修长,这样的身材配上原来就不差的面貌,应该比原来帅气得多,他的手伸向脸上,微微一惊,脸好象也瘦削了一点,只是这里没有镜子,看不出变成了什么样。
半夜时分,江临风穿着半干的衣服,从莲花山走出直上大路,在一块公交路牌之下站定,他知道他现在的时间是不可能有任何的车可以坐的了,江临风凭着记忆中过来的路线,在星光下飞跑,有人、有车的时候他的速度是正常的,没人的时候,他就全力加速,也不知道跑得有多快,也不知道跑了多久,眼前就是大学城学校校门,此时的学校大门紧锁,江临风绕到后面,轻轻一纵身,掠过院墙,穿过校园内小路,来到5栋403,一头钻进宿舍,宿舍里三人早已鼾声大作,没有人知道他已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