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判断下来,这人具有很大的可以。
锁定了嫌疑人就好办了。
两人很快从其他监控的位置,确认了外卖员的车牌号。
如此顺藤摸瓜过去,中午时分就找到了送外卖的人。
但进过一番询问,那人说自己周天并没有去送外卖。
是有个人联系他说,想要体验一下送外卖的感觉。
说要借他的外卖号和电动车一用,
事前给了他八千,说体验完一天后,事后还会给八千。
他当时觉得这人是不是疯了。
但人家直接把钱转账给了他。
他想电动车自己买的是二手的,一千都不到,
既然人家都给这么多了,那想用就用吧。
真要是不还车了,他重新买一辆也是赚的。
至于自己那个送外卖的账号,大不了重新注册一个。
如果真的事后还能再有八千,那躺着把钱给赚了,多爽啊。
“那你们是怎么交接车的?”
叶翊辉问。
“你看没看到那人的容貌,说话的声音又是样子的?”
“我没见过那个人。”
外卖员摇头道:“那人就是让我把车停在路边,钥匙放后坐里。”
“联络都是用微X,我们也没视频和音频过,不是很清楚。”
“那微X号呢?”
“这个有。”
叶翊辉和钟离琰得到微X名后,很快就找到了注册的手机号。
但如此谨慎的人,不可能会轻易被找到的。
事实也果真如此,那个手机号是张黑卡。
好在外卖的小电摩没有让两人完全失望,
技术科的人里里外外都找了一圈,
虽然没能找到任何的指纹,显然对方反侦察能力很强,擦拭的很干净,
但却在头盔的一处缝隙里,留下了一根头发。
经过比对,并不是外卖员。
具体是谁不好说,正在和已知的犯罪资料库中的人员进行比对。
因为可供参考的数据太少,所以筛查两三天的样子。
也不排除两三天后提示没有找到。
不可能死等结果,叶翊辉和钟离琰两人积极展开其他的调查。
根据前不久市局破获的一起黑卡销售的案件,
发现他们找到的那张黑卡,属于这个犯罪团伙所出售的。
两人就又返回A市刑警队,对该团伙成员进行沟通询问,
想要看看能不能借此定位到买黑卡的人。
但一番询问下来,情况并不是很理想。
卖黑卡的,谁会一个号一个号的卖?
一般都是上百号起步的。
卖的时候,也没谁会在意号码是多少。
所以那个号码是谁卖的,卖给了谁,没人记得。
本来是有账目列表的,但在警察突击时,
他们为了减少罪证,启动了销毁程序。
虽然被技术科的人拯救回来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