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归正传,梁初音不跟她闹了:“这两天我确实是忙。
中达退市,实验室的投资者就只剩咱们东阳了。
如果实验室不行了,r3项目怎么办?
公司先期可是投了这个数的,不都打了水漂?
这个项目当初是我跟公司力荐的,也是我一路在跟,要是凉了,杨宁不定怎么做文章。
她一直看我不顺眼,你也知道。”
杨宁是她在东阳的直属上司。
梁初音学历高,又是杨院士的得意门生,入职时就直接负责一条生产线,顶了她表妹的内定名额,杨宁就老给她小鞋穿。
夏莳纳罕:“中达真不行了?
我还以为是媒体夸大其词呢,怎么说也是国内老牌的科技大公司啊。”
而且,海城的芯片科技市场兴起以来,中达、东阳和海林机械一直都是海城的三大巨头,呈鼎足之势。
中达也算庞然大物,没想到,一夜之间就这么没了。
梁初音也是烦得不行:“赵宏就是个废物!”
她早说过了,中达在这人手里撑不过两年。
杨院士还不信。
夏莳眉宇间也多了几分隐忧:“那怎么办?
就靠你们东阳,撑不起杨院士的实验项目吧?”
而且,这项目还在初期实验中,为了分担风险,东阳不可能全吃下。
当初就是三家一起投资,才有人肯干。
现在只剩东阳在跟,十有八九要流产。
不过,这个项目要是凉了,东阳肯定也损失惨重。
就看上头是愿意继续,还是为了规避风险及时止损了。
杨院士是梁初音的授业恩师,虽然后来她没留在实验室深造,于公于私,她都不可能置之不理。
“走一步算一步吧。”
梁初音道。
她都要走了,夏莳忽然道:“南大公子回来了,你知道的吧?”
梁初音一顿,背脊略有些僵硬。
她回头,夏莳的眼睛亮亮的,向往道:“名校毕业,在校就获得了经济学、管理学双重学位,毕业后又在国外顶尖投行任职,能力出众,业内谁不知道他啊?
七年前,还一手创立了信恒集团。”
信恒以投资酒店房产起家,旗下连锁品牌遍布全球,后又进军矿业,重金买断,有报道说,南美50%以上的矿山都由信恒开采,每日流水,难以估量。
短短七年,这座金融帝国已经从初具雏形走到了行业尖端,一路乘风破浪,傲视群雄,简直是不可思议。
圈里都在疯传,南靳宇此次回来,是因为海城政府低价让利,请他将信恒大厦迁至中环。
这样大的政策扶持,无非是为了推动海城这两年在这一块的市场发展。
投资做到这种地步,钱只是数字罢了。
“你跟他不是挺有交情的吗?
为什么舍近求远,不去找他?”
夏莳诧异道,“信恒不是在开发这一块?
他对这个项目,应该挺有兴趣。”
梁初音沉默,扣着杯子的手下意识收紧。
这个人,已经八年没见了。
回溯过去,她的记忆点还是停留在那个歇斯底里、雷雨交加的晚上。
两个同样高傲的人,谁也不让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