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真像外面人传的
被摄政王逼的不想活啦
“启奏陛下大夏初立,百业待兴,此一时,当是选拔人才,改革吏治,振兴国本之良机啊”
早朝之上,吏部尚书斗胆进言。
宋辞君坐在龙椅上听着,不时点点头,觉着老臣子启奏的十分有道理。
就像她上辈子带兵打仗,想要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手下必须有会带兵的好将领一样。
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
料想行军如此,治理国家之道,亦不外乎如是。
改朝换代坐江山,总归人才难得,尤其是能治世的经纬之才。
如今,大夏朝野上下,多半都是摄政王的人,就算不是,也难以一己之力相抗衡。
她对吏部尚书的奏请很感兴趣,老头子刚才提议什么来着今年增设一场恩科对吧
开开开
正好她也可借此机会,从年轻士子当中,捞两个像样的人才,作为天子门生,好好培养培养,跟她站一队
她刚要开口准奏
“科举取士,历来三年一届,有惯例可循,恩科可不是随便开的,陛下还是不要任性的好。”
一道低沉慵懒的声音,不费吹灰之力将“恩科之事”拍死在殿上。
敢如此狂妄说话的人,除了太祖驾崩前托孤的摄政王蔺琰之外,还能有谁
不知道为什么,摄政王今天心情不大好,坐在朝堂之上一直走神。
吏部尚书见状,眼珠一转,本想趁机进言恩科一事,讨得圣上口谕以做文章。
眼看陛下就要金口玉言准奏,谁知摄政王淡淡一句话,到嘴的鸭子被拍飞了
吏部尚书暗自在心里捶胸顿足。
蔺琰端端正正坐在太师椅上,见堂上堂下无人敢言,眸光淡扫:“此事不必再议,下一个。”
少顷,有大人鼓足勇气手执笏板出列。
“启奏陛下西南匪患猖獗,屡次下山犯民,臣以为可遣人前去招降,以解”
宋辞君刚要开口
“既然下山犯民,其罪难逃,自当斩草除根,永绝后患,不必招降,下一个。”蔺琰一言定夺。
“启奏陛下,江南粮税之事,牵涉甚广,本朝初定,国泰民安,两江官员”
宋辞君刚要发表意见
“赋税乃国家之根本,两江官员胆大包天,以权谋私,视朝廷律法与无物,理应问斩何需多言,下一个。”
“启奏陛下,臣以为”
“下一个”
喂早朝还能好好上吗
“还有何事”蔺琰抬眸扫过众人。
宋辞君:“”
众位朝官:“”
满殿,鸦雀无声。
奏什么事,你能同意你先说
宋辞君望着下面打蔫的臣子们,心生不忍,想把恩科之事再提一提,毕竟事关天下读书人的前程。
“朕觉得”
“诸位大人若无事可奏,本王这里倒有一份奏章,可拿来一议。”蔺琰低沉的嗓音冷冷打断身后某人的话。
“朕觉得方才吏部尚书所言恩科一事”女帝的求生欲也很强。
“陛下如今已近适婚之龄,凡四品以上官员家中适龄未婚男子,录成花名册上报朝廷,择日选婿充入后宫。”
“”臣子们集体犯晕,啥意思
“”宋辞君更懵,后宫什么鬼
大殿之上,死一般寂静
“既然都无异议,那么此事交由礼部去办,限期一个月,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