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情寒抱拳而对,没有僭越追问夏元君之事,拱了拱手,道:“既然陛下已不在此地,那李某便就此离去,前线沙场,当有李某埋骨之地!”</p></p>
老监官闻言身躯一震,当即弯腰行礼,道:“李将军大义!大夏之福!”</p></p>
“告辞!”</p></p>
……</p></p>
西城外,战鼓震天,杀气冲云,凌冽的寒冬亦不能浇灭双方的熊熊战意。</p></p>
两军正面相对,距离越来越近,眼见双方便要交戈。</p></p>
忽而,一道金光从天而降,两军之间瞬间形成一道坚固壁垒,使得双方皆是不能再进一步,冲在最前方的兵士由于速度猛烈,一时间皆是人仰马翻,不过却没有伤及一人性命。</p></p>
金光落定,壁垒将双方军队彻底隔开,一道白衣身影飘然而至,悬立在两军之间,淡然开口,道:“到此为止,鸣金收兵。”</p></p>
白衣身影不是别人,正是为阻战争而谋划数日的张清玄。</p></p>
见到有人居然能够御空而立,诸多士卒皆是大惊失色,生怕此等“仙人”怒及自己,双方士气瞬间下降一截。</p></p>
九黎东征大将军却是一点也不惧张清玄,冷眼而对,沉声开口,道:“阁下身负修为,本该一心求道,为何干预我等世俗之事?似乎有些不合规矩吧?!”</p></p>
张清玄淡然说道:“张某所求之道,是曰正道,是曰仁道,是曰平等,至于你口中的规矩,不合正道,不合仁道,亦非平等。”</p></p>
东征大将军目光渐冷,道:“这么说,阁下今日是定然要阻止本将攻取此地了?”</p></p>
张清玄看向东征大将军,开口问道:“你若攻下此城,又将如何?”</p></p>
东征大将军冷哼一声,杀气凌然,道:“生擒夏元君,屠尽此城,彰显九黎国威,以震夏朝残兵败将!进而直取中原!”</p></p>
“如此杀孽,张某不能允你。”</p></p>
张清玄摇了摇头,而后从袖中取出一卷玄色书卷,以神念御物,传给东征大将军,道:“此为九黎圣王手谕,你可自行确认,此间守兵,非吾一人之愿。”</p></p>
“圣旨!”</p></p>
看到玄色书卷,东征大将军神色瞬变,打开一看便是看到了九黎圣王的亲笔书信:</p></p>
“请爱将依张先生所言,就此收兵,夏朝之事,孤王另有定策。”</p></p>
看完圣旨所书内容,东征大将军脸色变了又变,心中却是不想放弃此等灭夏良机,正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可是如今有修士插手,圣王又言已有计策……</p></p>
心绪杂乱,东征大将军不禁捏紧了圣旨,最终还是舒展了来了,杀气也渐渐消失,对着张清玄拱了拱手,道:“末将谨听先生之言,就此退兵。”</p></p>
说着,东征大将军当即下达军令,道:“圣王有令,鸣金收兵,就此回国!”</p></p>
“是!”</p></p>
军令下达之后,九黎将士当即整列军形,收兵离去,留下大夏将士一时间有点摸不着头脑。</p></p>
“是恩公!”</p></p>
周瑾瑜终于认出了空中的白衣身影,面露惊喜之色,道:“张公子!你怎会前来此地?又怎能使得九黎退兵?!”</p></p>
张清玄也是没想到,夏朝的上将军居然会是周瑾瑜。</p></p>
“此事说来话长,周城主且听张某一一道明。”</p></p>
“公子请讲。”</p></p>
……</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