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甜饼

繁体版 简体版
一个小甜饼 > 我在红楼世界的淡定日常 > 第三十五章、 活契、礼物、隐忧 一 求收藏、求推荐

第三十五章、 活契、礼物、隐忧 一 求收藏、求推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见贾蔷还听从自己劝说,卖她一个薄面,珍大奶奶尤氏心中的担忧更少了,看来这蔷哥儿还真和往常一般,待自己与从前无二。

这几天府中闹出的好大声势,她并非没有听闻,

尤其是开革出去的大多还是和珍老爷、小蓉大爷有些关联,不得不让她有些怀疑,这蔷哥儿是否在清除异己,为自家掌控宁国府早做准备。

这也让在珍老爷出事,贾蔷继承宁国府后,府中定位级极其尴尬的尤氏并贾珍一应侍妾们惴惴不安,生恐被眼前这位宁国府的新主子扫地出门。

虽说也有些心里活泛的,眼见贾珍已经毫无醒来的希望,开始谋求后路了,可她和那些侍妾并不相同。

不说是贾珍明媒正娶的,还领着太上皇册封的“三品诰命”之身,是无论如何也离不开这府邸的。那如何与贾蔷相处,就成了她的一大难题。

这些事情还没理出个头绪,谁知这其中被开革的自己人又求到了她身上,尤氏思忖许久,才答应过来帮忙说项。

或者,贾蔷对她的真实态度如何,从这也能看出一、二。

好在,好在这位蔷哥儿并未让自己失望,尤氏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只是想到府中一次性打发出去不少人,到底有些不妥,

起码这诺大的宁国府缺少了一些人伺候,还真有违大家的规仪,踟蹰良久,才轻启红唇,出声建议道:

“蔷哥儿,你的一番心思是好的,这我也知道。可是这次打发了不少人出去,真要是张罗一些大事,还真会短了一些人手。

不说那外府了,单单是两日后咱们宁国府举办东道的事情,这伺候人的婆子、丫鬟少了也不行。

比如那烧火的、做饭的、上菜的、熬汤的、端盆的、抬轿的,这些粗使活计总不能让那些伺候公子、小姐们的丫鬟们来做。

这传言出去,也太过不像,这件事你得有个考量,免得真到了用人时,无人可用,那咱们府上就闹出了笑话。”

“大奶奶说的是。”

贾蔷微微颔首,知道自己一番清扫后,的确会让府中空出不少位置。

虽说没有将赖二一系铲除,动了筋骨,可在人力资源方面,是得现在开始张罗了。

免得真到了那日,将赖二一系连根拔起,诺大的宁国府成了一座空城,影响了各项事务运转,那就有些彷徨无措了。

只是这方面他还真没有过多考量,见问题由珍大奶奶提出,自然不会无的放矢,便出声询问道:

“那以大奶奶之见,此事该如何解决?”

“蔷哥儿,咱们荣辱一体,我也就不故意拿捏了。在这方面我还真有个不成熟的提议,你可以做做参考。”

见贾蔷诚挚相询,尤氏只觉得对方尊重自己不下往日,当下言语也有些轻快,脸上难得露出些许笑意出来。

当真是“明眸一笑百媚生”,让人骨头都感觉有几分酸软。

只是这些热景贾蔷不好过分细瞧,免得在闹出什么传言,只端起袭人、晴雯烫好的大红袍抿了一口,低着头听珍大奶奶细细分说:

“这次蔷哥儿在会芳园的基础上建设新居,虽说有些劳师动众,可你能将那些难民们安置妥帖,让他们来找一份营生来做,我是十分赞成的。

如今这些难民们虽然家徒四壁,可往常,也都是有家有业的,大部分都是良人,其中还有不少是识文断字的。

既然如此,蔷哥儿何不借着这次机会,多考察考察其中的良人。若果真有品性、做事方面都过得去的,何不将她们签下来?

在如今这样的年节,能卖身府上做工,不知是多少人奢求都奢求不来的事情。只要咱们照顾好她们,难道还会委屈了她们不成?”

珍大奶奶的这一席话倒让贾蔷若有所思起来。

这几日和平儿、晴雯、袭人相处间,贾蔷也开始慢慢学着用当世人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一应问题。

在后世“卖身为奴”这种连想都不敢想的“毫无人性”之事,此时也并非难以接受。若卖身的还是那些高门大户,勋戚贵族,那还算是为自家谋得一个上好“前程”。

别的不说,单单是东、西两府上伺候人的丫鬟那少则五百钱,多则一、二两的月例不知道让多少人眼热。

这还不算遇到喜庆事了主子们打赏,奖励的,若再算上这些,比一个会手艺活的长工也不少赚了。

这么一想,也怪不得古人遇到了生存难题,都希望将自家儿女卖到高门大户做丫鬟了,不说未来被主子看上收为屋里人,抬举成姨太太算是个出路,单单是那些月例,就能让他们趋之若鹜。

屋里的袭人和晴雯,不都是这么进来的?

这么一想,贾蔷觉得此事倒也可行。

只是历经后世,人权平等的心思已经篆刻到骨子里,借着珍大奶奶这番话,贾蔷思考一番,才温润说道:

“大奶奶此言甚是妥当,就按照您的话来办吧。

只是这签下长久的卖身契终究有些不妥,这些人在府中打短工也是为了应急,过个个月、半载一年的,没准官府已经将他们家宅收拾妥帖,又可回去做自由人了,咱们倒是不好趁火打劫。

不如这样,先将那些处事周全、品行端正的签下来,与他们签活契,在签活契期间,月例前与府上的丫鬟、婆子们一应等同。”

话锋一转,贾蔷食指敲打着倚靠扶手,又未雨绸缪的说道:

“至于府上那些行事十分老道的婆子、小厮、丫鬟、工匠,咱们也不好短了他们的好处,让他们心有怨言。

我看不如让他们举荐家中一位子弟来族学读书,这也算是为他们的未来谋一个前程,

若真有那有出息的,借着此番机会鱼跃龙门,倒也是一桩美谈了。

即便到最后成不了读书人,那多读些书,明些礼,未来的路子也更宽,总好过奴几代都与人打工不是?”

“那那些签了活契的便没这个出路了?”

平儿难得插一句嘴,却也问到了关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