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丑、寅、卯,赵构在心里数了一下,卯时,那就是早晨五点到七点,正是早朝的时间。
时间有点紧啊,第一回上早朝就迟到的皇帝不是好皇帝。
“还好,应该能赶得上。小德子,准备起驾!”
话说一帮新晋和留任的大臣于昨日经历了新皇即位的一番人事调整之后,多数对于今日的朝会都非常期待。
留任的自是心存感激,一朝天子一朝臣,能留任,说明圣上对自已还算满意,自然想着要在早朝上露一露脸,表表忠心,刷下存在感。
新晋的朝臣更不用说了,恨不得把心掏出来给新皇看看:皇上,俺是红色的哈。
所以,赵构刚进大殿,便赫然发现,文武百官早已到齐,自已是最后到的。呵呵,大佬果然都是最后出场……
“吾皇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待赵构坐定以后,不用人喊123,齐齐躬身,参拜他们的新皇,仿佛彩排过数次一样。
赵构坐在高高的龙椅上,看着百官参拜的样子,有些想笑,尤其是文官,乌纱帽的檐翅不停颤动,颇为有趣。
这乌纱帽据说是宋太祖赵匡胤设计的,实在是个妙招。
赵匡胤登基后,很不放心当年一起闯天下的同僚,尤其讨厌文武大臣在朝堂中交头接耳,评论朝政,唯恐他们交流过多而抱团甚至产生异心。
一天上早朝,勤政的赵匡胤一脸庄重地端坐于龙椅上,聚精会神地听着一位大臣的奏报。他想通过自己的表率作用,给朝堂营造一个庄严、肃穆、神圣的氛围。不料没一会儿,让他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几个大臣很随意地在下面交头接耳,全然不顾朝堂上应遵守的起码规矩。
对于眼前的这一不和谐的一幕,赵匡胤心中很是不爽,但他不露声色,并没有当场发作对几名不守纪律的官员点名批评,而是若其事地继续听奏报。
注重实效且含蓄,是赵匡胤行事的一贯风格。退朝后,他很快就想出个办法,你们不是喜欢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吗?我叫你们说不成!
他传旨属官在幞头纱帽后面分别加上长翅。长翅用铁片、竹篾做骨架。一顶帽子两边铁翅各穿出一尺多(以后越来越长,据说最长时接近二尺)。
这种帽子除了朝堂和官场正式活动时须戴上,一般场合是不戴的。因为戴上它,在街上行走极不方便。官员只能面对面交谈,要并排站或坐着谈就困难了。从此大臣上朝,也就很难排列在一起交头接耳了。再加上大家都明白皇上这样做就是为了打击大臣之间的私聊,没人再敢造次,于是朝堂之风为之一新。
闲话少叙,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走路,赵构也不知看过多少古装的影视剧,便学着影视剧中的样子伸出手,掌心向上微抬:“众卿平身!”
“谢万岁!”
赵构见状,微微一笑,套路,这都是古人的套路啊!
下面就进入百官奏事的环节,一个个朝臣都跃跃欲试,为了新皇的首次早朝,好多人熬了一夜没睡好,哪个不想发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