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兆季对于港岛,他始终充满信心。
不过令他不安的是好搭档冯景喜,决定举家移民加拿大;
李兆基没有劝冯景喜留下来,因为他知道冯景喜聪明敏感且急躁;
动如脱兔的冯景喜,每一刻都在求变;
在陌生的环境中,他会发挥强劲的适应能力和自我突破;
但是如果港岛好了起来,自己的好搭档冯景喜,又会立马回到香港。
李兆基认为自己的个性与冯景喜相反,自己是静如处子的一类人;
加之自己对港岛有一种难以解释,兼牢不可破的归属感;
所以,李兆基认为自己会待在港岛,等待明日的曙光。
李兆基信心十足,决心留下来,与港岛共存共荣;
那么,还不趁低吸纳,增加土地储备,更待何时?
.......
拥有五个工业楼盘,收租面积达到20万平方尺的李超人,最近一段时间里忧心重重。
李超人不时看报纸、听广播、看无线台新闻播送,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
然而,港岛媒体透露的全是‘不详消息’。
不过李超人结合一些外来信息,做出来一个很大的决定。
经过深思熟虑的李超人,依然采取了惊人之举:人弃我取,趁低吸纳。
.......
港岛移民潮风起云涌,大批有钱人及专业人士逃离港岛到国外。
地产有价无市,大批落成的商厦、写字楼、住宅楼无人问津。
富人纷纷抛售物业,楼市崩溃,半山区一幢独立洋房只售60万港元。
又有一大批地产商被‘套死’,建成的楼宇卖不动也租不出,银行上门催债,欲哭无泪。
郑裕桐觉得自己是少有的幸运者之一,自己在地产业谨慎稳健,绝不冒进;
建一幢,卖一幢,资金许可时,才考虑再建一幢,绝不‘搏尽’‘搏光’。
而且,郑裕桐的珠宝行并没有因为局势动乱,而受损,反而生意好了起来;
原来,一些欲移民或者暂套国外的‘避难者’,如果手头缺少现金,就会来珠宝行以金银珠宝兑换外汇;
还有人担心,港币会大量贬值,故而大量购买金饰珠宝,甚至钻石来保值。
郑裕桐无意出逃,看见港岛地产的暴跌,陷入了沉思。
“现在买地最便宜,该不该买呢?”
郑裕桐起念自己应该去冒冒险,因为郑裕桐知道,自己反正不能跑。
“拼了,风险大、利润也大,趁现在地价低买下地皮,低潮如果很快过去,手中的地皮就像是捏在手里的白银变成了黄金。”
.......
郭德胜是港岛少有的沉着冷静自然,在李兆基、冯景喜两人的面前,郭德胜更像一个稳重的老大哥。
郭德胜确是没有想过出国避难,港岛每一次危机,都不亚于一个机会!
经过仔细分析,郭德胜大胆的决定,采取趁低吸纳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