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之事,人自为之。君上神明睿智,天命可期。”
“以大商现在的实力,朕虽狂昧,实不敢妄言天命。”
“如今,以夏后之名征伐已是不能了,唯有称天命,复王号,方能征伐不仁,除暴安民。”
商从高祖吴开始称王,即王吴,到了夏朝的时候,商臣服于夏,受封为侯爵,去除了王号。称天命,复王号,就是以天命之名,恢复王号,征伐诸侯。
商汤忧虑道:“若王师来攻,奈何?”
“不待王师来攻。”伊尹道:“如今韦国已与昆吾决裂,宜先征韦,然后伐顾、灭昆吾,昆吾已灭,即使王师来攻,其奈我何?”
“好,就依右相之言!”商自从收伏淮水诸国,有了青铜与箭竹,武器大为改善,又有了大架砲车,实力大增,商汤自然是踌躇满志。
君臣二人又商议了受天命之事,临走之时,伊尹道:“据臣所知,仲木、伯云与夏二王子交往密切,君上不可不防。”
一个月以后,商国所属方国、部族的首领们齐聚于景亳。
商汤率领群臣、诸侯,前往泗水祭祀。巫轶灼龟占卜,选定时间和地方,在水边除地为坛。
商汤斋戒三日,然后沐浴,身穿白袍,来到祭坛前,祭坛上摆放着象征天命的金钺,还有牛羊、币帛、圭璧。
香烟缭绕,风吹得旗幡哗啦哗啦地响。
商汤跪地,手捧金钺,顶礼膜拜,然后向天仰望,表达他愿意接受天命的决心。
巫轶开始诵读祭文:“赫赫天命,降于有商。赖祖庙之顾,承民众之望。维王之威德,犹天之宠,如日之升,光芒遍照,恩泽四海。王甚武,故号曰武王。
维此受命之际,吾谨以清香、美酒、牺牲,奉献于神明之前,愿天地神明赐王以智慧,抚安百姓,保社稷繁荣。”
巫轶举起酒杯,以酒祭奠天地神明,又把币帛、圭璧扔到河里,然后继续诵读祭文:“王承天命,宜敬畏天地,恪守祖训,勤政务本,公正廉明,使国家安定,社会和谐。天神地祇,共鉴此诚。”
祭文诵读完毕,商汤对着河水发誓:“予承天景命,维宏神明之眷,顾膺万民之望,谨誓曰:
予惟敬畏天地,尊崇神明。予惟爱民如子,致力于万民康乐。
予誓以昭昭之心,奉我王权。予誓以明明之智,保我子民。予誓以刚刚之勇,卫我疆土。
天地神明共鉴,万民共听:若予违此誓词,愿天地神明降罚。若予尽忠职守,愿天地神明赐以庇佑,佑我子民安居乐业。”
商汤发誓完毕,一阵鼓响,男巫、女巫开始深情庄重地歌舞,其歌曰: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帝命武汤,正域四方。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四海,受命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