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良相公看来,君主的权力因来自‘上天’而具有无上的权威,对于‘上天’而言,君主又代表着‘天下’与之感应,而他提出的这套‘天人感应’,究其本质是旨在纠正君主的‘失败之道’。
让天下重新步入正轨。
然在嬴政看来,良相公私心太甚。
此举分明已经把自身凌驾在了君主之上,甚至可以任由臣子随意在灾难、政治上大做文章,以此来批评君主,甚至还有要求君主自动下台的可能,而这已经触及到了嬴政的逆鳞。
一念至此。
嬴政彻底明白了嵇恒所说。
这道体系的解释权并不在君主手中。
他尚且能明白其中道理,但扶苏呢?秦三世,秦四世呢?他们难道都能看出其中深意?若是当真信了这一套,等真的天降灾难,这些臣子怂恿着退位,到时岂非真会被这些人裹挟着让位了?
到时大秦还是大秦吗?
想到这。
嬴政在心中彻底判了这套体系死刑。
他知道是人都会犯错,因而自是容许臣子劝谏,但却绝不容臣子可以借灾变随意批评君主和朝政,也不容许大权旁落,更不容江山易主。
良相公或许无此意,但却有这样的苗头。
这是嬴政绝不可能容忍的。
他宁愿大秦走上‘修人事以胜天’,也绝不容‘上天’对大秦指指点点。
另一边。
在旁听一阵之后,李斯站了出来。
思忖情势,也当他开口了。
李斯朝嬴政一礼,旋即转身看向了良相公,他冷声道:“天无意志,天道自然,王者兴于时命,圣而不神,灾异为阴阳所致,而非天神所谴告。”
“世人皆知吾师为荀子。”
“我师曾说过,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日月食有常数,不在政治。”
“百变千灾,皆同一状。”
“无论是圣主还是昏君,天只按照自己的规律来运行,一切的灾异现象,都是跟政治好坏无关,自然的有自然的规律,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