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无立,则民不信。”
“民不信则国危!”
“儿臣为大秦长公子,又岂敢不察怠慢?”
“韩非子在荀子处求学时,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摇树叶的人,如果一片叶子一片叶子的去摇,累死他也干不完,但要说直接敲打树干,整棵树的叶子都会晃动,张网捕鱼的人,如果一个网眼一个网眼地拨弄,同样不知要忙到什么时候,但如果牵引渔网上的总绳,鱼就一下被网住了。”
“其中道理是一样的。”
“万千树叶和网眼就如天下万民,树干跟总绳就相当于官吏,管好了官,民自然就管好了。”
“所以韩非子主张‘明主治吏不治民’。”
“而这本就是秦国历来的吏治主张,眼下怀县之事,损民上百,牵涉关中民众百万,这都是因官吏疏忽懈怠,若是不加以严惩,只是出现事情解决事情,岂不就跟摇树叶、拨弄网眼一般?”
“只做修修补补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唯有彻底整饬,才能以绝后患,儿臣正是考虑到这些,才上书严惩相关官署。”
扶苏顿了一下,看向下方百官,冷面道:“若有官员说扶苏是因噎废食,扶苏倒认为因噎废食未必不是坏事,至少能真正的遏制住这股不正之风,让朝廷重获清明,以期回到荀子口中的‘古之民也,古之吏也,古之士大夫也,古之朝也’!”
“请父皇明鉴。”
百官静默。
位于百官正前的李斯,偏过头,他没有看向扶苏,而是看向了不远处的张苍。
张苍眼下低垂着头,面色很是心虚,根本不敢与之对视,若是能够,甚至都想直接把头埋进土里。
没错。
这又是他讲给扶苏的。
其他人或许不知来由,但李斯是知晓的,因为当年韩非子结结巴巴讲出这个故事时,李斯同样在一旁,当时荀子还因此夸了韩非子几句,说还是头一次有人这么生动的阐述这一说法,并欣慰的称赞韩非子今后前途不可限量。
甚至还认为韩非子若入秦定会高就。
只是在韩非子之前,李斯提前去了秦国,韩非子也并没有如荀子所言,在秦国高就,反而入狱而亡,若是荀子知晓,恐也会生出不少感慨,只是眼下,张苍却只觉如芒在背。
他甚至想抽自己两巴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