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也即是周王畿附近。”
“而第二次分封,才是我们熟知的分封。”
“这一次主事者是周公。”
“周成王时,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封卫康叔、晋唐叔等,也是从这次分封开始,我们熟知的齐、鲁等国才移往东方,也才有了后来名副其实的天下诸侯。”
“至于周公为何会这么做?”
“大抵是周公平定了叛乱之后,担心其他诸侯也会跟着叛乱,为了周朝的稳定,便将其他诸侯分封了出去,而周王畿附近人口更多、土地更为肥沃,因而在其他诸侯离开之后,周王室的实力大增,不仅彻底稳住了天下,也正式从诸侯之长成了诸侯之君。”
“贵为了周天子!”
“这些其实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周行了分封。”
“而行分封之后,效果的确斐然。”
“不仅让周的实力大为增强,彻底稳住了天下,还极大拓展了周的统治空间,也将周的声望推到了顶峰。”
“但也因此埋下了祸根。”
“天下分治!”
“以王绾的才能,岂不知分封的弊端?”
“若仅仅如此,他绝不会劝始皇行分封,因为行分封,无异走了周的老路,秦从商君变法之后,一直都是力行郡县制,而郡县制从春秋开始,已渐渐成为了天下主流。”
“但王绾依旧坚定的上书行分封。”
“这自是有原因的。”
“原因就在周公的一番对话里。”
“周公行分封之后,曾要求诸侯三年后,报政周天子。”
“在行分封三年之后,周公曾判断过齐鲁两国往后的发展趋势。”
闻言。
胡亥来了些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