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这群书生认不出钟阳明,但钟阳明刚刚在楼上偷听,已经知道了不少人的身份。
除了司马临之外,在场的书生里面有不少都是二代。
钟阳明随便点了几个名字,刚刚还在看热闹的书生便满脸愕然,谁能想到这火还能烧到自己身上。
司马临眼看场面有点混乱,便愤怒地说:“好你个小道士,是不是六皇子派你来捣乱的。你以为用这种混淆视听的手段就能阻止我们上书吗?我告诉你,公义不会向权势低头,这份万民书,我们一定会上。按照大乾法理,万民书一上,六皇子便要在百姓监督之下受三堂会审,到时候,什么伎俩都没用!”
钟阳明摇头说:“司马公子误会了,我怎么会是混淆视听呢?你们说六皇子虚报军功,就算上了万民书,最好的结果能是什么?不就是几位言官被放出来,大不了皇帝下个罪己诏,六皇子能有什么惩罚,不外乎就是面壁思过,所谓的贬为庶人你们自己心里也明白,哪有皇子真的会当庶人。
“之前太子弄出这么多麻烦,最终不也就是闭门思过的下场么住在豪宅之中,庶人二字从何谈起。所谓除恶务尽,既然要仗义执言,要为世间扫荡不平。你们为何不能再狠一点?”
司马临被钟阳明这番话给吓到了,这道士什么意思,逼着皇帝认输难道还不够么?六皇子变成庶人,难道还不够么?
再狠一点是什么意思,逼着皇帝杀了六皇子?
这道士是不是疯了,逼父杀子,就连他爹御史大夫都不敢这么想,那是不可能的事情,等同于逼迫皇帝跟他们鱼死网破了。
钟阳明嘲讽说:“怎么,难道你们不是为了公道而来,只不过是想将省事闹大,赚些名声,捞些好处就走?完全不在意真凶是否真的伏法?”
司马临再怎么醉也不敢答应,正要开口拒绝,但却有其他人激动地回答:“说得好,道长高见。我们相聚于此,不就是为了公道二字么?不能让六皇子这种祸国殃民之辈轻松逃脱,只是在家闭门思过,如何对得住那些镇守边疆的士兵?”
司马临循声望去,却见一个身穿朴素布衣的书生正在慷慨陈词。
这人是谁?
司马临不认识,但看他的衣服就知道是真正的穷书生。
这场聚会里面,书生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司马临这种牵头的二代,自然就是整个事件的核心,最底层的就是眼前这种穷学生,平日里根本不能入司马临的眼,今天拉过来也只是忽悠他们参与进来壮声势。毕竟许多粗活需要这些穷书生去做,他们这些二代们只要名望就够了。
谁能想到,这突然出现的小道士竟然煽动了这群底层人,竟然要将事情闹大。
钟阳明一看有人回应,便继续说:“除恶务尽,不见血,如何能够让公理得到声张。诸位都是有志之士,今日相聚于此,不会只是为了看真凶丢点面子,然后全身而退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