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刘县令对东城捕快做了人事调动:原东城捕长孙璋调到壮班,担任壮班都头,赵林接替他的位子。
孙璋虽然职位比以前高了,但谁都看得出来,县令此举是明升暗降。壮班人多,但都是不会武的丁壮,权责跟捕快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因为办案得力,县令奖励赵林五十两花红,东城的捕快每人也有三两。
赵林被提拔得太快,少数人对此颇有微词,但大部分人还是服气的,十天破三桩案子,比孙璋可强多了。
……
“来,把这碗益气汤喝了。”
六合门后院的内宅里,朱怀山指着放在桌上的汤药对赵林道。
赵林痛快地端起碗,“咕嘟咕嘟”两大口喝下肚。
朱怀山摸了摸下巴,微笑道:“很好,虽然照理说,行云宗肯定会信守承诺,给你一颗润泽丹。”
“但在未拿到丹药之前,还得按部就班做准备。”
赵林重重点了下头,“师父,我明白。事情都过去三十年了,时过境迁,他们硬要不认,咱们也没办法。”
朱怀山满意地笑了,“你的心态很好!其实我本来打算等你修到力三重的时候,带你到行云宗走一趟,以你的资质,有能力跟别人争一争润泽丹。”
“不过令我没想到的是,让你做捕快避祸,却有此番意外收获,看来你跟润泽丹有缘,是命里注定的。”
两天前朱怀山跟赵林做过一次深入交谈,讲明自己的来历,同时商讨赵林后续习武方面的规划。
赵林现在只是力境,在六合门和行云宗习武差别不大,但到了气境乃至血境,两者间的差别就会越拉越大。
首先是资源方面。
朱怀山有资格在外开馆授徒,当然是因为得到行云宗的“授权”,也就是习武所需的药材配方。
但他掌握的配方只是最基础的,最好的药方仍然在行云宗本部。
武道功法也是一样,朱怀山获准传授的功法也有限制的,或者连他自己也没学过。
还有环境、竞争等各方面原因,朱怀山当然希望赵林以后能回到行云宗。
朱怀山两年前就带大弟子高远去过一次行云宗,可惜他没能通过选拔,获准留在行云宗。
其实楚流的天资更好,不过朱怀山觉得他性情偏狭,所以没带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