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青没有接话,他聪慧非常,已经明白崔铎话中含义,陆相变法是为了追求帑藏充实,从而达到国家长治久安的目的。
他不喜欢陆衍,但是短暂的相处,已经让他明白这人的期望与追求。
然而崔铎却在暗示,圣人所需要的,只是一个能够为之聚敛财帑、抵挡骂名的宰相,等新政推行开来,赋税财帑大增,作为受尽各方厌恨的陆衍,便再无可利用之处,届时罢官问罪将难以避免。
如果长青没有经历过斗宝会,或许还不会轻易相信崔铎这种说法。然而亲眼见过来自关东之地价值百万贯的奇珍财宝,经由岐王聚敛,最终用来充实圣人私帑,长青便隐约明白,当今圣人或许不是那种节欲俭用的君主。
至于崔铎,他虽然远离朝堂多年,但躬耕务农,仅凭河北各州旱灾过后,州县仓廪空虚、赈济不力这件事,就能推测出朝廷耗费极甚,圣人靡费无度。
所谓一叶知秋,不外如是。
可陆衍主政多年,如今又要大力推行新政,朝野上下结怨甚众,未来一旦罢官问罪,哪怕是流放岭南,也必然会引来各方疯狂报复。
长青发现,自己对陆衍的未来遭遇没有半点期待,他不希望此人会落得这种下场。
“别费心了。”程三五出言劝解道:“我看你啊,总是担心别人的死活,忘了照顾自己,难怪母夜叉说你是假道士。”
长青面露不悦:“你以为修道之人便是一味自私自利么?齐同慈爱,异骨成亲,国安民丰,欣乐太平——这些也是道门经义所求。”
“你说这些,跟道门不道门的,好像没啥关系。”程三五起身问:“不扯这些,你打算啥时候把那群和尚弄走?”
长青吐了一口浊气,答道:“现在!”
趁流民领取赈给粮食的时候,长青独自一人来到营地中,找到净光僧团,他们正好也在收拾行装。
“此次百姓得救,皆为檀越之功。”启觉合十行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已经兑现诺言,也希望你们能够出面协助,一同前来做法祈雨。”长青肯定不会明言本意:“而且此去南下魏州,也能帮到许多受灾百姓,同样是一番大功德。”
启觉闻言面露喜色:“既然如此,我等不宜久留。”
净光天女也起身朝长青微微致意,当百姓们得知僧团即将离开,皆面露不舍之意,纷纷出言挽留。
原本长青担心净光僧团会借机讨价还价,却没想到他们十分果断,与追随自己的数千受灾百姓道别,并言明自己还要去往别处救度苦难,也没有接受百姓们的馈赠。
费了好一番功夫,净光僧团这才离开流民营地,百姓相送了七八里地,这才依依不舍地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