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在最关键的官渡之战中,荀谌甚至直接玩起了消失。
他本来与自己弟弟荀彧那般,也觉得袁绍有些性格缺陷,只是碍于世家要分开下注的传统,才没有选择离去。
荀谌人虽然留在了冀州,心却未必在此。
不过自从袁绍迎天子入邺城以后,荀谌的态度也大有改变,隐约觉得袁绍或许真能成就一番大业,也打算日后尽心竭力辅佐。
他知道自己侄儿的本事,略微组织了一下语言,而后说道:“吾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袁绍看着荀谌的神情,却是面露疑惑之色,问道:“友若有话但讲无妨。”
荀谌略微沉吟,而后说道:“大将军可还记得家兄荀文若?”
袁绍听到这个名字,脸色逐渐变得阴沉下来。
荀攸号称有王佐之才,来到冀州的时候,袁绍将之待为上宾,未曾想对方最终却选择了曹操。
这件事情,让向来自负的袁绍心中始终有一根刺。
荀彧投靠曹操以后,展示出了非凡的政治才能,让作为四战之地的兖州,居然能够自给自足,而且还可以对外征伐。
荀彧越是才能卓越,袁绍心中越不舒服。
他看到荀谌旧事重提,语气也变得冷淡,问道:“此事与荀文若有何关系?”
荀谌正色道:“所谓举贤不避亲。”
“此次吾所举荐之人,智谋胜吾十倍,若论治国或许比不上家兄,若论运筹帷幄,却尤有胜之。”
“文若有萧何之才,吾所举荐之人,却有张良之智。”
“大将军若有此人相助,扫平北方不在话下,囊括九州亦未尝不可。”
“大将军若以寻常士人身份待之,未必能将之留在冀州。”
袁绍闻言,不由大惊。
荀彧、荀谌两兄弟的才能,他可是知之甚详,却也未曾听说,颍川荀氏之内除了二人以外,还有谁如此出色。
袁绍急忙上前握住荀谌双手,问道:“友若所举荐者究竟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