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北而建的三层红砖楼,上面两层是藏书室,只有七八万册图书,下面一楼主要是两间占地都有两三百平的宽敞阅览室。东边是报刊阅览室,除了摘抄用的纸笔,不能带其他东西进入。西边是自由阅览室,自带书籍,除了图书馆惯常的一些条例,没有其他限制。
苏杭看中的就是这两间阅览室。
苏杭和甘欣上周过来就办了借书证,甘欣因此还花掉了刚刚从母亲那里得来的十块钱。
张溢今天过来,还是先办证。
然后,几人没去楼上的藏书室,而是直接来到一楼西侧的自由阅览室。
刚过上午九点钟,阅览室内人并不多。
而且很安静。
连屋顶的吊扇动静似乎都比别处小一些。
选了靠近北边窗户不会被阳光照到的一个位置,三人在实木长桌旁坐下,苏杭和甘欣并肩,张溢很自觉地坐到了对面。
掏出已经改了两遍的小说,还有来时路上买的一叠16开单线稿纸,苏杭担心扰到别人,轻声对一旁的甘欣直入主题:“你把这个整理誊抄一遍,作为底稿保留,我下午亲自来写用于寄送的稿件。”
甘欣提前就知道苏杭的一些打算,点了点头,明白这就是自己作为‘秘书’要做的工作。
接过大小两本册子,甘欣先大致浏览了几页到处都是涂改的小说稿件,乍一看很凌乱,但稍稍分辨,也就逐渐理清了眉目,于是很快翻回第一页,拿起圆珠笔,开始认真誊抄,同时也很快沉入一旁男孩所勾勒的故事当中。
……
她叫林清,他叫许白。
他们都是河元二中的学生。
林清不漂亮,许白也不帅,普普通通的两个,却很谈得来。
林清还记得第一次见到许白。
那是一个沉闷而昏黄的夏日午后,林清又和母亲吵了架,从家里跑出,想到父亲的严厉,母亲的刻板,从小到大都活在压抑氛围里的林清打算离家出走,再不回来。
然后就碰到了一个男孩。
在家乡的桑河畔。
两人都穿着白衬衫,牛仔裤,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简直一眼就觉得对方是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