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甜饼

繁体版 简体版
一个小甜饼 > 回档之1995 > 第4章 锐化的记忆

第4章 锐化的记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怎么说呢。

除了地图,就没有其他明星海报之类的张贴。

想了想,苏杭再次闭眼回忆,又睁眼检查,然而,稍后几页,记忆内容就不再那么完整。

书籍右侧是一只竹制笔筒,小学一次陪父母回老家,截了爷爷家一根毛竹得来,笔筒上刻了‘有志者,事竟成’六个字,这是初二一个夜晚的杰作。笔筒内钢笔、毛笔、铅笔一应俱全,笔筒旁还有两瓶墨水,一瓶蓝色的钢笔墨水,一瓶黑色的毛笔墨水。

不过,苏杭却想到了另外一个。

首先,高中肯定是要继续读的,这一次,还一定要读一次大学。

钱都砸了进去,只能强行开工,以至酿成了1996年的惨剧。

说起来,当时想要扭转化肥厂的情况,也不是不可能。

而是转向另一件事。

下午放学的时候,同桌贺鑫磊和胖子李逸飞等人就半开玩笑地怂恿苏杭要抓住班主任难得主动牵线的机会,争取拿下某个校花。

回忆着脑海中的信息,苏杭很快又在笔记本上写下了几个名字。

然而……

这也是这年代诸多企业的普遍状态,因为没钱,不可能及时维修或更新设备,能凑活就凑活,直到彻底凑活不下去。

年富力强的成年人都是如此,苏杭一个十六岁少年,当下就更别想。

翻转笔筒,倒出底部的各种硬币。

陶暖瓷。

苏杭当时无言以对,只是反问:“那你呢?”

作为化肥厂职工,亲身经历了那次事故的苏全民,虽然幸运地逃过一劫,却也留下了长久的心理创伤。

关了门,打开东墙边的落地扇,调了调方向,苏杭来到书桌旁,放下背包和两个桃子,拉开同样只刷了清漆的靠背椅坐下。

正常情况下,想要13天时间冲到年级前十,哪怕不吃不喝不歇不睡,以苏杭只能算正常的智商,也没有可能。

同样全部放回,苏杭转向书包,将带回来的几样课本全部掏出来放在桌上,挑出一本《代数》,先闭眼回忆片刻,再翻开有着诸多涂画批注的某一页。

就像化肥厂停产这几个月,父亲其实也没有闲着,一直在尝试寻找其他临时工作补贴家用,却并没有挣到多少。

丰瑞集团却花了3000万承包。

具体到河元化肥厂,本来就已经年久失修的生产设备,在经过1995年大半年的停工之后,日常缺少维护,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