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在缺氧的环境下,我每砸几下,就得停下来吸氧。
或许是求生心切,也可能是当年修建这处地宫的古印度人不懂华夏的榫卯结构,这块封堵的石头并不是楔形的,而是直直的一块,大约三分钟左右,我就把这块石头给砸进了门内。
用手电向缝隙里面照去,果然能看到里面竖起来的条石。
此时我手中的氧气只剩下了最后一瓶,猛吸两口氧气后,将拐钉钥匙探了进去。
这时候,我经验不足的劣势就展现出来了。
虽然我顺利将叉头伸进了门内,但根本就没有作用。
因为凭我一个人的力量,根本就无法推动石门,自然也没办法将绳索套在石头上。
我尝试着用拐钉钥匙推动自来石,感觉就像是在推一座山,石头下面的凹槽将其卡得死死的,根本纹丝不动。
我折腾了一分多钟,急得满头是汗,却拿这石门没有任何办法。
1956年,郭沫若挖定陵的时候,用
的也是拐钉钥匙,但那可是四名成年人配合才打开的。
曲瑞麟在后面看到我的动作,也知道我这边不顺利:“氧气要耗尽了,如果打不开就撤回来,咱们得用最后的时间寻找其他的出路。”
“来不及了!这墓道的入口是竖着的,除了往前走,别无选择!”
我将拐钉钥匙抽出来扔到一边,在里面取了子母钩出来。
子母钩其实就是两根铁丝,顶端一边是圆圈,一边是钩形,其原理就像是织毛衣一样,通过两根铁丝的配合,将线从缝隙处伸进去,缠住里面的东西。
这是我第一次使用子母钩,却惊喜的一次成功,将绳子捆在了自来石上面。
我们使用的绳子,是高强聚乙烯纤维十二股缆绳,这种纤维是与碳纤维、芳纶被公认的三大高性能纤维,强度要比同等直径的钢丝绳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