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是不错,但是没什么记忆点。”
“第一个上台那个是不错的。”有个评委看了临音大的老师一眼,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回复道“不过好像水土不服还是紧张,我觉得很多地方都没有表现好,中规中矩,如果第二轮还是这样的话,恐怕很难晋级半决赛了。”
“啊你说的那个我也记得,他是不是上台前拉肚子了”
“有可能。”
评委们开始吐槽自己的学生赛前总像蹲在了厕所两天两夜刚出来的软脚虾,琴声总是软趴趴。基本上所有老师都遇过类似的糟心问题,聊起来很有共鸣。
临音附中的老师在这里就不再好插话了,心里也微微有些失望。
毕竟简一鸣平时考试什么的表现得那么好,结果上台却只有这个水平,其
中落差真的谁听谁知道,可是台上演奏和平时演奏有差距,在古典音乐圈里也是大概率事件。
她本来以为简一鸣会有例外的。
很快她又想,要是简一鸣有花赛拿奖的实力,也不会那么早就决定要报考临音大了吧
论实力,国内首都音大才是最好的音乐高等学府。而临音大,看看这次来当花赛评委的只有小猫两三只就知道差距了。
每个国际比赛办赛都有自己的办赛特色,比如奥赛就有最早的现代国际音乐比赛名号,比赛以“宁缺毋滥”出名,举办至今一共有二十多届,过半数的比赛没有冠军。花赛则以“鼓励选手”出名,具体表现就是选曲的自由。
花赛的第一轮和第二轮只对选曲时期有要求,要包含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民族主义音乐四个重要音乐时期,对作曲家和作品都没有具体要求,让选手尽可能地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表现技术和特点,评委将根据选手的作品难度、基本功及技巧、作品的完整程度、作品的完成程度、艺术表现力几个维度打分。
以十分为标准,除了林茗之外,其他四个人的作品难度配置都在八分左右,林茗大概在六分的区间,至于其他的评分问题,在备赛的过程中王曦都掰碎了跟他们每个人讲过。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相应的弱点和问题也各不相同。
“明天就是第二轮比赛了。”简一鸣趁着卫丛洗澡悄悄给符盛蓝打电话,“不过有一个好处就是第二轮之后,会安排另外一个演奏厅给淘汰选手演奏之前的准备曲目。”简一鸣跟符盛蓝打电话,说完这句忽然自己的求生警铃狂响不止,简一鸣哭唧唧地补充“我不是说我会去那边啦,起码第二轮不会。”
其实他真的很想问,如果我被淘汰了你会去淘汰者的演奏厅听我的钢琴吗
但是这句话到嘴边就不敢说了。
简一鸣自己也说不清楚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赛前紧张灰心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