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随意动崔胤,会引发其他问题。
李晔揉了揉额头,还是不纠结这些问题了,五代之后,五姓七望就差不多了,只要自己不搞什么复古操作,它们自然会消失。
“各地流民安置如何了?”
“回陛下,长安附近几县百姓已经回归,由辅军带头,正在抢种庄稼,今年风调雨顺,不出所料,渭北必然是丰收。”
没有比丰收更令李晔振奋的了。
有粮食就有人口,就能吸纳更多的流民。
这些本是户部职责,但跟其他六部一样,户部形同虚设。
想整改就要等到明年春天科举之后。
“另外,韩司使陆续从各地收缴赋税七万缗,一万石粮,另有绢帛、铜铁、盐等。”
李晔一愣,“韩全诲?”
韩偓微笑点头。
韩全诲还有这能耐?李晔心下大喜,早就知道此人是刮地皮的能手,没想到还真能从各地藩镇搞来钱粮。
当初任命他为三司使,没做多大指望,只是留着他吸引清流们火力。
现在看来是低估他了。
谁说昭宗身边没有人才,从崔昭纬到韩全诲,不都是人才?只是没用到地方。
“好,不枉朕当时顶住压力留下他,告诉韩全诲,以后只要他能再从各地藩镇搞来赋税,朕分他半成!”
不给韩全诲点甜头,他怎么能提升业务水平?
“陛下万万不可,此例一开,岂不是助长阉党巧取豪夺?”韩偓赶忙制止,“以这次算,半成就是三千五百缗,五百石粮,其他的还不算,这不是公器私用吗?另外收税赋途中,焉知他没有中饱私囊?”
这么一说也对,现在可没后世的监管体系,韩全诲说上缴多少就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