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周以后为了限制资源开发,就将皇帝统治下的一切都算作皇帝的私人财产,于是有了“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赦”的法律规定。]
[古代那时候烧热水很奢侈,在明朝以前棉花也还没有普及。冬天的时候,穷人只能减少活动避免热量散失,白天在太阳下晒着,晚上抱团取暖。在建造房屋时也往往会选择坐北朝南,通过采光来取暖。]
[难怪我老爸老妈总是说柴米油盐酱醋茶。]
↑[其实柴米油盐酱醋茶就是人生活的必需品排位,柴排在首位,你就可以知道他有多么重要了,我父母那一辈至今都有一年四季捡柴储存的习惯。]
天宝三载(744年)四月,赐金放还的李白,到达东都洛阳,在这里他遇到了杜甫,此时,离开了长安的烦扰。李白和杜甫相处的很愉快,他们一起做诗论道。
李白在长安期间,亲眼看到朝廷政治的腐败,加深了对这个黑暗社会的认识。在长诗《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结尾,他高亢有力地唱出了蔑视权贵的歌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杜甫突然听到天幕谈论起自己的诗,大喜所望,结果一看,这个诗怎么有一点儿不对呢?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他怎么感觉未来的自己有点落魄呢?
他安慰着杜甫说“没事儿,为了将来的事而发愁,不值得,来喝酒喝酒。”
说完就举起酒杯递给杜甫。
朱元璋看着天幕上的明清小冰河时期。觉得他早有预备,当上了皇帝,他自然也是有查阅过历代文献资料,确实知道,现在南北方气温均比以前低了。他只是没有想到,未来还能更冷。
“传咱的旨意,要鼓励百姓多种棉,多纺布。”天气日渐寒冷,朱元璋也没有办法改变既定事实,只能在此基础上多继续努力鼓励百姓种植棉花,多种点地以减少未来面对寒冬的难度。
倒是清朝的统治者脸色不太好看。当年满族南下的原因,就是因为北方天气日渐寒冷,没有办法吃饱穿足吗?要不然当初满族也不至于拼死拼活的入关来。不仅仅是因为向往中原腹地,也是因为活不下去了。
前面的朝代人口数量时,不少人都看到了清朝人口数量。当时看着是挺开心的。但是现在猛的一反应过来,人多就代表着不好管理,尤其是统治者是满人的情况下。不过,想着既然能够长达两百多年的统治,不是像元朝那样短短90年就灭亡。看天幕这么长时间,也知道了不少信息。恐怕后世的朝代依旧是汉人的天下。因此这段时间民间产生了不少暴动,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康熙帝再次下诏废太子,这是已经是康熙第二次废太子了。
太子胤礽再度被废后,八阿哥胤禩转而支持十四阿哥胤祯(四阿哥同母弟,后改名允禵),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俄附庸八阿哥。十三阿哥胤祥附庸四阿哥胤禛。胤禛在太子首次被废后,敢于为胤礽说好话,属太子党。胤礽二度被废之后,胤禛看到胤礽绝复立之可能,开始结党营私,窥伺储位。
这时形成了以胤禛为首的四爷党和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两大势力。且最有实力,登上皇位的也不过这两位。九龙夺底已经到了最后的阶段。